时间: 2025-05-09 02:3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32:57
好事近·寄刘啸秋北婆罗洲
作者: 龙榆生 〔近代〕
三月杳鸿音,南望海天空阔。
一样月圆人寿,度中秋佳节。
依然苜蓿旧生涯,光影浸华发。
待向广寒丛桂,庆团圆芳洁。
三月的鸿雁音讯全无,我南望海天一片宽阔。
就在这同样的月圆人寿之时,我在这里度过中秋佳节。
依然过着以往的生活,岁月的光影映在了我的白发上。
我期待着向那广寒宫的桂树,庆祝团圆与美好的洁白。
这首《好事近·寄刘啸秋北婆罗洲》是龙榆生对中秋佳节的深情抒发,诗中流露出浓厚的思乡情绪。诗人在三月的时节,面对浩瀚的南海,思绪飘荡,仿佛在追寻远方亲友的音讯。这种情感通过“杳鸿音”的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既展示了远离故乡的孤独,也传递了对团圆的渴望。
接着,诗人提到“月圆人寿”,在这象征团圆的佳节里,他虽然身处异地,却依然感受到同样的圆满与祝福。这种情感的共鸣让人倍感温暖,尽管环境不同,但人心相通。
在“依然苜蓿旧生涯”一节,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平淡生活,这种对往昔的怀念让人感到时光的流逝与无情。最后一句“待向广寒丛桂,庆团圆芳洁”,则是对未来团聚的期待,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构建了一个充满思念与期待的画面,展现了龙榆生对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思乡与团圆,通过对中秋节的描绘,表达了对亲情的渴望与追忆,展现了流亡者心中的孤独与希望。
“杳鸿音”中的“杳”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广寒丛桂”象征什么?
“依然苜蓿旧生涯”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