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3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31:05
点绛唇·五月如秋
作者: 佚名 〔宋代〕
五月如秋,日临四六都无暑。
列仙初度。听足商岩雨。
三载都曹,利泽留南浦。
崆峒路。种花无数。
行对延英主。
这首词描绘了五月的景象,仿佛秋天般凉爽,阳光洒在大地上却没有炎热的感觉。好像仙人刚刚降临人间,听到商岩之上雨声淅沥。三年过去,利泽的水流依然留在南浦,崆峒山的道路上,种满了无数的花朵。此时此刻,我与延英主相对而行。
作者介绍:这首词的作者不详,但属于宋代作品。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词艺术达到了高峰,许多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
创作背景:词作可能是作者在一个清凉五月的日子,感受到自然之美和生活的惬意时所作,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词通过对五月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与赞美。开篇以“五月如秋”引入,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打破了人们对五月炎热的常规印象,表现出大自然的变化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接着,作者提到“列仙初度”,从而引入了仙人之境的意象,仿佛在描绘一种超然的境界,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面的描写中,雨声的细腻和水流的温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与动感,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和谐美好的场景中。
整首词在意象的营造上非常成功,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敏感。最后一句“行对延英主”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美景结合,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美好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际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理想。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五月如秋”中的“秋”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列仙初度”中的“列仙”指的是什么?
整首词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这首词与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李白的作品更为奔放,而这首词则显得清新、细腻,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倾向。
这些资料将帮助深入理解宋代诗词的魅力与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