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城秋思》

时间: 2025-04-24 12:11:05

诗句

泽国迢迢枕海涯,眼前归思乱如麻。

清秋泉石无多地,残日楼台有几家。

两岸早霜红橘柚,半汀残雨老蒹葭。

明时不见投簪客,落尽西风紫菊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11:05

原文展示:

江城秋思
泽国迢迢枕海涯,
眼前归思乱如麻。
清秋泉石无多地,
残日楼台有几家。
两岸早霜红橘柚,
半汀残雨老蒹葭。
明时不见投簪客,
落尽西风紫菊花。

白话文翻译:

在遥远的泽国,海岸边的思乡之情如同缠绕的麻线般纠结。清秋的泉水和岩石中少有的宁静,残阳下的楼阁又有几家可见。两岸早已结霜的红橘柚,半湖的残雨中,老去的蒹葭在风中摇曳。如今的明朝再也看不到那位投簪的客人,西风吹尽,紫菊花也已凋零。

注释:

  • 泽国:指水域广阔的地方,通常形容南方水乡。
  • 迢迢:形容遥远的样子。
  • 枕海涯:比喻依偎在海边。
  • 乱如麻:比喻思绪纷乱复杂,如同麻线纠缠。
  • 清秋:指清爽的秋天。
  • 泉石:泉水和岩石,象征自然的宁静。
  • 残日:指落日,夕阳西下。
  • 楼台:指高楼和台阁。
  • 早霜红橘柚:形容早霜使橘子和柚子变红。
  • 半汀:指半湖水面。
  • 老蒹葭:指已经枯老的芦苇。
  • 投簪客:古代文人,投簪表示对归故乡的思念。
  • 紫菊花:象征秋天的花卉,常与思乡之情相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风光及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身处异乡,思乡之情愈发浓烈。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江城秋思》以清秋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情怀。诗歌开篇描绘了遥远的泽国海边,渲染出一种孤寂与思念的氛围。接着通过“清秋泉石无多地,残日楼台有几家”,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孤独,楼台的寥落进一步增强了诗人的孤独感。两岸的果实和半湖的雨水,形成了一幅秋天的画面,然而其中却隐含着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诗的最后两句,提到“明时不见投簪客”与“落尽西风紫菊花”,不仅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奈,还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成功,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又充满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通过这些细腻的描绘,夏竦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既具有视觉美感,又充满了深刻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泽国迢迢枕海涯:遥远的泽国依偎在海边,描绘了地理位置的遥远和孤独。
  2. 眼前归思乱如麻:眼前的思乡之情纠结如麻,表达了心中的复杂情感。
  3. 清秋泉石无多地:清凉的秋天,泉水和岩石的宁静之地,展现出秋天的静谧。
  4. 残日楼台有几家:夕阳西下,楼阁稀少,暗示着孤独和凋零。
  5. 两岸早霜红橘柚:两岸的橘子和柚子因早霜而变红,描绘了秋天的丰收与美丽。
  6. 半汀残雨老蒹葭:半湖的残雨中,老去的芦苇,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凋谢。
  7. 明时不见投簪客:明朝已不再见到那位思乡的游子,暗指归乡无望。
  8. 落尽西风紫菊花:西风吹尽,紫菊花凋零,象征着秋天的结束与思乡情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归思乱如麻”,通过比喻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采用了自然景象,如“残日”、“早霜”、“老蒹葭”,赋予诗歌深刻的意境。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相互映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泽国:象征着广阔的水域,代表了诗人与故乡之间的距离。
  • 清秋:象征宁静与孤独,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 橘柚:象征秋天的丰收与美丽,预示着生命的循环。
  • 蒹葭:象征时间的流逝,体现出岁月的无情。
  • 紫菊花:象征思乡的情感,和秋天的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泽国”指的是: A. 高山
    B. 水乡
    C. 沙漠
    D. 平原

  2. “眼前归思乱如麻”的意思是: A. 思乡的感觉很清楚
    B. 思乡的感觉复杂混乱
    C. 不再思乡
    D. 思乡的感觉很平静

  3. 诗中描写的“残日楼台”主要表达了: A. 诗人的快乐
    B. 诗人的孤独
    C. 诗人的希望
    D. 诗人的愤怒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之情,风格相近。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描写秋天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江城秋思》与《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江城秋思》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而《静夜思》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人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研究》
  • 《诗经与古代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喜迁莺•偶忆 喜迁莺 春尽日感怀 喜迁莺 集柳词 喜迁莺慢(鹿鸣宴作) 喜迁莺 石濂和尚自粤东来梁园为余画小像作天女散花图词以谢之 喜迁莺 其一 叔父生日 喜迁莺(别陈新恩) 喜迁莺 立秋日柬顾立方 喜迁莺·顿消缘虑 喜迁莺 初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游征 肀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野谷 靑字旁的字 低开头的成语 骤风暴雨 迂怪不经 花生米 断无此理 力字旁的字 车马盈门 铄古切今 行路难 柔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