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钗头凤 花步里记所见》

时间: 2025-05-02 06:39:53

诗句

屏山远。

兰期短。

小花照水吴妆浅。

红窗隙。

朱唇的。

旧家池馆,画春无迹。

觅。

觅。

觅。

悠然见。

飘然散。

玉笙鹤背天风断。

空亭立。

星前忆。

便伊香影,万珠量得。

值。

值。

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9:53

原文展示:

屏山远。兰期短。小花照水吴妆浅。红窗隙。朱唇的。旧家池馆,画春无迹。觅。觅。觅。悠然见。飘然散。玉笙鹤背天风断。空亭立。星前忆。便伊香影,万珠量得。值。值。值。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屏山显得遥远,兰花的花期很短。小花映照在水面上,吴妆显得淡薄。红窗的缝隙透出,朱唇轻启。旧时的池馆,春天的景色已无迹可寻。寻找,寻找,寻找;悠然自得地看见,轻轻飘散。玉笙在鹤背上,天风已断。空亭伫立,回忆起星前的情景。那香影仿佛能用万颗珠子来度量,的确,的确,的确。

注释:

  • 屏山:指远处的山,寓意遥远的思念。
  • 兰期:兰花的花期。
  • 吴妆:指的是吴地的妆容,形容女子的美丽。
  • 朱唇:红色的嘴唇,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 池馆:指的是旧时的池塘和楼阁,象征着往昔的美好时光。
  • 玉笙:指笙乐器,常与清雅的音乐相关。
  • 香影:指美人的身影,带有香气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文焯(约1610-约1690),清代诗人,字子华,号静斋,初号白云山人,晚号紫霞山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作品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

《钗头凤 花步里记所见》是郑文焯在游历中所作,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诗中充满了对往日美好的回忆与对当下景象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律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优雅而孤寂的画面。开篇用“屏山远”和“兰期短”设定了一个清幽的自然背景,既有空间的距离感,又有时间的短暂感。小花映照在水面,形成一种宁静而柔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

随后,诗中通过“红窗隙”和“朱唇”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结合,将读者带入一种梦幻般的境地。旧家池馆的“画春无迹”,表达了对过往的惋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一段诗句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充满怀旧情绪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接下来的“觅。觅。觅。”反复的呼唤,传达出一种寻找美好、渴望重温旧梦的心情。最后的“空亭立”“星前忆”,则是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两者在诗中交织,形成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层层递进,既有自然的美,也有情感的深邃,充分展现了郑文焯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屏山远:远山的屏障,象征着距离与思念。
  • 兰期短:兰花的花期短暂,暗示美好的事物往往难以长久。
  • 小花照水吴妆浅:水中的小花映照出女子的妆容,描绘出一种轻盈的美感。
  • 红窗隙:红色窗户的缝隙,透出温暖的光,象征着希望与美丽。
  • 朱唇的:朱唇引人注目,强调了女子的魅力。
  • 旧家池馆,画春无迹:旧日的池馆早已没有春天的景色,表达了时光荏苒,往日不再的感慨。
  • 觅。觅。觅。:反复的寻觅,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渴望。
  • 悠然见。飘然散:轻松自在,仿佛看见了那散逸的美好。
  • 玉笙鹤背天风断:玉笙与鹤结合,营造出清雅的意境,天风断象征着孤独与无奈。
  • 空亭立:空旷的亭子,象征着孤独的等待。
  • 星前忆:在星空下怀念往昔,增添了几分梦幻色彩。
  • 便伊香影,万珠量得:那美丽的身影仿佛可以用珠子来衡量,形容其美丽的难以言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笙鹤背”,将音乐与优雅的形象结合,增强意象的美感。
  • 对仗:诗中使用了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觅。觅。觅。”的重复,强调了寻求美好与怀旧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描绘,表现了对美好过往的追忆,对短暂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通过清新优雅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屏山:象征遥远的思念与自然的静谧。
  • 兰花:代表美丽与短暂,隐喻人生的无常。
  • 小花:象征纯真与美好,映照出对生活的热爱。
  • 朱唇:美的象征,体现女性的魅力。
  • 空亭:象征孤独与等待,反映内心的情感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期”指的是什么? A. 兰花的花期
    B. 兰花的香气
    C. 兰花的颜色

  2. “觅。觅。觅。”反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B. 对未来的期盼
    C. 对时间的无奈

  3. 诗中提到的“玉笙”象征什么? A. 高雅的音乐
    B. 友情的象征
    C. 生活的繁忙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郑文焯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都擅长表达对往日美好的怀念,李清照的作品更偏向于婉约细腻,而郑文焯则通过清新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郑文焯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开元杂题七首。照夜白 和同润卿寒夜访袭美各惜其志次韵 相和歌辞 其二 赠远 开元杂题七首。玉龙子 山中僧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包山祠 白莲 报恩寺南池联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清馨 硬骨头 剥床及肤 禾字旁的字 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交缕 车字旁的字 并用 几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一马不跨双鞍 米字旁的字 包含噂的词语有哪些 残喘待终 央属 包含光的词语有哪些 点水不漏 背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