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4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42:51
浮生难挹鲁灵光,风义羊求事渺茫。
两晋书亡王内史,六朝人剩沈东阳。
金仙次第辞西汉,宫女凭谁说上皇。
惆怅钟期来海畔,断琴弹落一天霜。
浮生难以捕捉鲁迅的灵光,理想的风义与羊群寻求的事业都显得渺茫。
在两晋时期,王内史的书籍已亡,而六朝时期的人们只剩下沈东阳。
金仙们一个个辞别了西汉,宫女们又有谁能说起上皇的事呢?
惆怅中,钟期来到海边,断断续续的琴声仿佛落下了满天的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袁枚(1716年-1797年),字子才,号子厚,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古诗词的创新而著称。袁枚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文学成就的感慨。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惆怅。
这首诗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袁枚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承的责任感。诗的开头以“浮生难挹鲁灵光”开篇,直接点明了人生的短暂与难以把握的智慧。接着借用历史典故,提到王羲之和沈约,表现了对人才流逝的惋惜。通过“金仙次第辞西汉”,诗人表达了对伟大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无能为力的无奈。
“惆怅钟期来海畔”这一句,通过音乐和琴声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与落寞的氛围。钟期与断琴的结合暗示着知音难觅,艺术的孤独感。在音乐与历史的交织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怀念,更在时光流逝中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无力。
整首诗用典雅的语言,结合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袁枚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的回顾,传达了对才华与理想的渴求,同时表达了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惆怅。诗人的情感深邃而复杂,体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浮生难挹鲁灵光”中的“挹”是什么意思?
A. 捕捉
B. 失去
C. 隐藏
“金仙次第辞西汉”中的“金仙”指的是?
A. 隐士
B. 皇帝
C. 武将
诗中提到的“钟期”象征什么?
A. 知音
B. 朋友
C. 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