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沧州》

时间: 2025-04-25 22:28:29

诗句

度帆楼下晚风徐,倦客重来系缆初。

古碣犹存资考据,故家无恙尚诗书。

州传善酿偏悭酒,我适临渊却羡鱼。

剩有当年残破胆,河干废垒已成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8:29

原文展示:

度帆楼下晚风徐,倦客重来系缆初。
古碣犹存资考据,故家无恙尚诗书。
州传善酿偏悭酒,我适临渊却羡鱼。
剩有当年残破胆,河干废垒已成墟。

白话文翻译:

在帆船楼下,晚风徐徐吹来,
游历疲倦的客人再次归来,刚刚系好缆绳。
古老的碑刻依然存在,可以作为考据,
家中还安宁,诗书依旧。
这地方以酿酒著称,但我却只能在旁羡慕水中的鱼。
只剩下当年残破的胆量,
河岸边的废墟已成荒地。

注释:

  • 度帆楼:可能指的是一座观景楼,供游人观海或湖景。
  • 倦客:指疲惫的旅客。
  • 系缆:系船的绳索,指停船的动作。
  • 古碣:古代的碑刻,通常刻有历史或文化信息。
  • 资考据:考证历史或文学资料的依据。
  • 善酿:指技艺高超的酿酒。
  • 悭酒:悭是节省,指酒少或不易获得。
  • 临渊:比喻近水的地方。
  • 羡鱼:羡慕水中游动的鱼,暗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残破胆:曾经的勇气或抱负已破碎。
  • 废垒:指废弃的土垒或防御工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葆恂,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故乡的眷恋与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常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再次来到故乡时,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与感慨。历史的痕迹、文化的积淀,以及个人的失落与无奈,构成了诗中的主要情感。

诗歌鉴赏:

李葆恂的《沧州》是一首充满思乡情绪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的开头,晚风轻拂,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倦客重回故地,仿佛在寻找内心的归属。古碣的存在,象征着历史的延续,诗人能够通过这些古老的文化遗迹来考证过去,感受到人文的厚重。

接着,诗人提到故家尚存诗书,表明了他对故乡文化的珍视与依恋。然而,州传善酿的美酒却偏偏让他感到无奈,因为他只能在旁边羡慕水中的鱼,那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令人唏嘘。最后,诗人以“残破胆”和“废垒”收尾,既是对自己勇气的反思,也是对故乡变迁的无奈感叹,暗示着历史的遗失和个人理想的破灭。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层次分明,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深邃而细腻,令人产生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度帆楼下晚风徐: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傍晚,晚风轻拂,营造出一种放松的氛围。
  2. 倦客重来系缆初:旅人疲惫归来,刚刚停下船只,暗示了他对故乡的依恋。
  3. 古碣犹存资考据:古代的碑刻依然存在,诗人借此表达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4. 故家无恙尚诗书:家中依旧安宁,书香气息仍在,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自豪感。
  5. 州传善酿偏悭酒:这里指出地方以酒闻名,但却感到酒少,表现出一种无奈。
  6. 我适临渊却羡鱼:诗人虽然身处美丽的环境,却只能羡慕水中的鱼,体现了一种渴望与无奈。
  7. 剩有当年残破胆:昔日的勇气已经破碎,表达了对理想的失落感。
  8. 河干废垒已成墟:曾经的防御工事已化为荒芜,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羡鱼”比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对仗:如“倦客重来系缆初”和“古碣犹存资考据”,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 排比:通过对古碣、诗书、善酿的描述,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通过对故乡文化的尊重与对个人理想的失落,传递出一种悲凉而又美好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晚风: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 古碣:象征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
  • 诗书:代表着知识与文化的根基。
  • 善酿:象征着地方特产与人文情怀。
  • :代表自由与向往的生活。
  • 残破胆:象征理想的幻灭与勇气的消逝。
  • 废垒:象征历史的遗弃与沧桑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善酿”指的是什么? a) 美酒
    b) 美食
    c) 文化

  2. “羡鱼”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无奈
    b) 自由
    c) 友情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喜悦
    b) 悲凉
    c) 冷漠

答案:

  1. a) 美酒
  2. b) 自由
  3. b) 悲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与李葆恂的《沧州》都表现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战争带来的苦难,而李葆恂则更强调文化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家国的深切关怀,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葆恂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辰山 二月十八日过梅庵追怀主人二首 田舍即事十首 秋日会远华馆呈胡仲威 杂咏一百首 其六十一 神农 送居厚弟二首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城坏复修又赋 三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隔生 能征惯战 浸益 斗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包含溽的词语有哪些 踵武相接 臼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恐遭物议 过求 热客 亡八蛋 水字旁的字 焦躁不安 长傲饰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