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4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46:25
作者: 邵亨贞 〔元代〕
雁来时晚寒初劲,青灯摇动窗户。
商声暗起邻墙树,触景乱愁还聚。
秋又暮。柰合造凄凉,无处无笳鼓。
狂吟醉舞。记满帽簪花,分筹藉草,骑马忘归路。
怀人远,有恨凭谁寄语。虚名长是相误。
天涯节序浑非旧,留得满城风雨。
心万缕。漫自喜孤高不惹沾泥絮。
羁怀倦诉。好分付儿曹,耘三径,早晚赋归去。
大雁飞来时,已是深秋,寒意渐浓,窗前的青灯摇曳不定。
邻墙的树上,隐约传来商声,触景生情,愁绪随之涌现。
又是一年秋天将尽,怎能不感到凄凉,四处都听不见笳鼓声。
我沉醉于狂吟与舞蹈,帽子上插满了花,策马而行,竟忘了归路。
思念远方的人,心中有恨又该寄托给谁?这虚名常常让我失误。
天涯的节令与往昔全然不同,却留得满城的风雨。
心中万千思绪,随意自喜于孤高,不愿沾染尘世的纷扰。
对这羁旅的思念已感到疲惫,心愿托付给儿女们,耕耘那三条小路,早晚能够回归故里。
作者介绍: 邵亨贞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情感,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九月重阳节时,正值秋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过往的回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摸鱼子》在意象的构筑上极具层次感,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凄凉的氛围。诗的开头以“雁来时晚寒初劲”引入,既是对季节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从观察自然景象逐渐转向内心感受,表达出思念的愁苦和对人生虚名的反思。
诗中“狂吟醉舞”这一句,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放纵,然而随之而来的“怀人远,有恨凭谁寄语”则显露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诗人在繁华与孤独之间徘徊,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无奈。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归乡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哲理,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人生的无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孤独与思念的感慨,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雁来时晚寒初劲”中的“雁”象征什么?
“怀人远,有恨凭谁寄语”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青灯”主要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