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1:21
作者: 况周颐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沧州路,无恙昨梦莺花,故人鸡黍。垂杨西北高楼,砑笺漉酒,相望隔雨。黯黯绪,容易绿鹃啼彻,玉骢嘶去。停琴极目湘天,也应念我,弦清调苦。诗事烟波江上,落霞回首,浮云羁羽。纫佩楚兰情芳,珍重鱼素。危阑伫立,斜日风催絮。还悽断青冥海色,黄昏潮语。别后消魂处。更谁问询,吟边月露。禁得春寒否。凭旧燕商量和愁同住。茂陵鬓雪,不关迟暮。
在沧州的路上,昨夜的梦依旧无恙,梦中有莺花,有老友共吃鸡黍。垂杨树下,西北高楼遥望,砑笺漉酒,隔着雨雾相望。心绪黯然,绿鹃的啼声容易使我想起,玉骢马的嘶鸣也随之而去。停下琴来,极目远眺湘天,也应当想着我,琴弦清音,却调子苦涩。诗的事情如烟波江上,落霞回首,浮云随意飘荡。佩戴楚兰的芳香,珍惜简单的鱼素。站在危阑之上,斜阳把风吹动着浮絮。更有那青冥海色的悲凉,黄昏潮水轻语。别后在消魂的地方,更有谁来问询,吟唱着月下的露水。春寒能否忍受?凭旧燕商量,愁苦同住。茂陵的鬓发已白,不再关心迟暮。
作者介绍: 况周颐,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故人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感伤。
《瑞龙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故乡、故人的思念。在诗的开篇,诗人通过“沧州路”和“昨梦莺花”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温馨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西北高楼的景象,透过“雨”的意象,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随着诗句的深入,情感愈加浓烈,诗人感受到“绿鹃啼彻”的悲伤和“玉骢嘶去”的失落,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无奈。
在此诗中,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烟波江上”、“落霞回首”等,构建出一幅幅富有诗意的画面,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共鸣。最后,诗人以“茂陵鬓雪”结束,表明人生的无常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对故乡和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情感基调深沉而忧伤。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鸡黍”指的是什么?
诗中“垂杨”象征着什么?
“茂陵鬓雪”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感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