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9:02
江城子
作者: 卢青山 〔当代〕
倘春来断莫寻花,旧枝丫,旧年华。
满处馀阳,斜落淡烟家。
凉著春衫溪不识,自无语去天涯。
渐来风色袅杨斜,暖平沙,浸芹芽。
料得明朝,杜鹃满山遮。
忽记去年花队里,人相映两红霞。
假如春天来时不再寻觅花朵,那些旧枝和往年岁月就会显得格外孤独。
四处都被余晖照耀,斜阳映照着烟雾缭绕的家园。
穿着春衫在溪水边,似乎不再言语,默默走向天涯。
微风轻拂,杨树随风摇曳,温暖的沙地上,浸润着新生的芹芽。
我想明天,山中杜鹃将会遮住一片景致。
忽然想起去年花丛中,人与人相映成一片红霞。
作者介绍:卢青山是当代诗人,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江城子》写于春天,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往年时光的追忆与对新生的期盼,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江城子》通过春天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倘春来断莫寻花”一句,开篇即以假设的语气,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暗含对旧日时光的惋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使用了“满处馀阳,斜落淡烟家”,展现了一幅温暖而又略显忧伤的画面,透出生活的宁静与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句子中,“凉著春衫溪不识,自无语去天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融入与对生活的沉思,仿佛在无声中感受到生命的流逝与无常。而“渐来风色袅杨斜,暖平沙,浸芹芽”则构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展现出自然界的复苏与生命的力量。
最后,诗人回忆起去年花丛中的美好瞬间,人与花相映成辉,形成了鲜艳的“红霞”,这不仅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往年时光的追忆、对新生的期待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杜鹃”代表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满处馀阳,斜落淡烟家”中“淡烟家”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