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城子》

时间: 2025-05-07 09:49:02

诗句

倘春来断莫寻花,旧枝丫,旧年华。

满处馀阳,斜落淡烟家。

凉著春衫溪不识,自无语、去天涯。

渐来风色袅杨斜,暖平沙,浸芹芽。

料得明朝,杜鹃满山遮。

忽记去年花队里,人相映、两红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9:02

原文展示:

江城子
作者: 卢青山 〔当代〕

倘春来断莫寻花,旧枝丫,旧年华。
满处馀阳,斜落淡烟家。
凉著春衫溪不识,自无语去天涯。
渐来风色袅杨斜,暖平沙,浸芹芽。
料得明朝,杜鹃满山遮。
忽记去年花队里,人相映两红霞。

白话文翻译:

假如春天来时不再寻觅花朵,那些旧枝和往年岁月就会显得格外孤独。
四处都被余晖照耀,斜阳映照着烟雾缭绕的家园。
穿着春衫在溪水边,似乎不再言语,默默走向天涯。
微风轻拂,杨树随风摇曳,温暖的沙地上,浸润着新生的芹芽。
我想明天,山中杜鹃将会遮住一片景致。
忽然想起去年花丛中,人与人相映成一片红霞。

注释:

  • :假如。
  • 断莫寻花:不再寻觅花朵。
  • 旧枝丫:指曾经的花枝。
  • 余阳:残留的阳光。
  • 淡烟家:指烟雾缭绕的家园。
  • 凉著春衫:穿着轻薄的春装。
  • 无语去天涯:默默无言地走向远方。
  • 渐来风色:微风渐渐吹来。
  • 杜鹃:一种鸟,常在春天时鸣叫,象征春天的到来。
  • 花队里:花丛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青山是当代诗人,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江城子》写于春天,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往年时光的追忆与对新生的期盼,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江城子》通过春天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倘春来断莫寻花”一句,开篇即以假设的语气,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暗含对旧日时光的惋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使用了“满处馀阳,斜落淡烟家”,展现了一幅温暖而又略显忧伤的画面,透出生活的宁静与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句子中,“凉著春衫溪不识,自无语去天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融入与对生活的沉思,仿佛在无声中感受到生命的流逝与无常。而“渐来风色袅杨斜,暖平沙,浸芹芽”则构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展现出自然界的复苏与生命的力量。

最后,诗人回忆起去年花丛中的美好瞬间,人与花相映成辉,形成了鲜艳的“红霞”,这不仅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倘春来断莫寻花:假如春天来了,不再寻觅花朵。
    2. 旧枝丫,旧年华:只有旧枝和往年时光。
    3. 满处馀阳,斜落淡烟家:四处残阳斜照,家中烟雾缭绕。
    4. 凉著春衫溪不识:穿着春衫在溪边,似乎不再认识。
    5. 自无语去天涯:默默无声地走向远方。
    6. 渐来风色袅杨斜:微风轻拂杨树,斜斜摇曳。
    7. 暖平沙,浸芹芽:温暖的沙地上,浸润着新芽。
    8. 料得明朝,杜鹃满山遮:想必明天,杜鹃花将遮挡山景。
    9. 忽记去年花队里:突然想起去年花丛中。
    10. 人相映两红霞:人与花映成一片红霞。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红霞”来比喻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 拟人:将春衫与溪水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凉著春衫”和“暖平沙”体现了对比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表达了对往年时光的追忆、对新生的期待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代表了美好与短暂的时光。
  • 阳光:象征温暖与生命的活力。
  • 杜鹃: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常与离别与思念相联系。
  • 溪水:象征流逝的时光与生命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鹃”代表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夏天的热情
    • C. 秋天的离别
    • D. 冬天的寒冷
  2.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金钱的渴望
    • B. 对生命的思考
    • C. 对古人的崇拜
    • D. 对战争的反思
  3. “满处馀阳,斜落淡烟家”中“淡烟家”意指什么?

    • A. 繁忙的城市
    • B. 静谧的乡村
    • C. 远方的旅行
    • D. 烟雾缭绕的家园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 - 李清照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江城子》与《春江花月夜》: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情,前者更注重对春天的细腻描绘与情感的流露,后者则通过月夜的静谧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许。不同的是,《江城子》更为个人化,情感更加细腻柔和,而《春江花月夜》则富有哲理性与广阔的情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白杨梅 白头翁鸟 安溪晚泊因到无净院 安溪山前寻桂得之 竹轩诗兴 寒食 又成五言律诗三首 其三 又成五言律诗三首 又成五言律诗三首 又成五言律诗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忍羞 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柔筋脆骨 包含六的成语 臼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德洋恩普 牛字旁的字 世势 九京 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白首相庄 齲字旁的字 监门之养 不堪卒读 鹊桥仙 忧国忘家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