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5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57:36
《武陵深行》
作者:刘基〔元代〕
武陵溪,一何深。
水有射工射人影。
陆有丹蛇长百寻,
嗟哉武溪不可临。
溪之水深且阔乌,
不敢飞龙不敢越。
海气连天日月昏,
茵露著人肌肉裂。
呜呼,丈夫宁能沙场百战死,
有骨莫葬武溪水。
武陵溪,真是深啊!
溪水能射出工匠和人的影子。
陆地上有长达百寻的丹蛇,
唉,武溪是无法靠近的。
溪水既深且宽,乌黑得令人畏惧,
连飞龙也不敢飞越。
海的气息连同天际,日月变得昏暗,
草露沾湿了人的肌肉,令人痛苦。
唉,男子汉宁愿在沙场百战而死,
也不愿让自己的骨骸埋在武溪水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武溪”可能与道教文化有关,武陵指的是武陵山脉,传说中有隐士居住的地方,象征着深藏不露的隐秘和危险。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廷显,号千里,元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关注而闻名,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和自然。
创作背景
《武陵深行》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战争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武陵深行》通过描绘武陵溪的深邃与危险,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武陵溪”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人类命运的隐喻。诗人通过对溪水的细致描写,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惋惜的情感。溪水的深邃和黑暗,暗示着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和对生命的无力感。特别是在面对沙场的生死抉择时,诗人更是表达了宁死不屈的豪情。最后一句“有骨莫葬武溪水”,更是将个人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对命运的反抗和挑战。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充满了悲壮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人物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生死、命运的思考,表现出对战场英雄气概的赞美,同时也对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有着深刻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武陵深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基
D. 白居易
答案:C
诗中描述的武陵溪有什么特点?
A. 浅而清澈
B. 深且危险
C. 宁静而美丽
D. 清凉而舒适
答案:B
诗人对于沙场的态度是?
A. 恐惧
B. 无所谓
C. 崇尚
D. 逃避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武陵深行》和《春望》都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痛苦,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命运的无奈,后者则展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