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庐山》

时间: 2025-04-27 18:10:04

诗句

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浓复浓。

烧丹未住屏风迭,骑驴来看香炉峰。

江上乌帽谁渡水,岩际白衣人采松。

古句磨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0:04

原文展示:

匡庐山高高几重,
山雨山浓复浓。
烧丹未住屏风迭,
骑驴来看香炉峰。
江上乌帽谁渡水,
岩际白衣人采松。
古句磨崖留岁月,
读之漫灭为修容。

白话文翻译:

庐山高耸入云,层峦叠嶂;
山雨如织,浓雾弥漫。
烧丹的道士还未停下来,
骑着驴子来观赏香炉峰。
江边戴着黑帽的人是谁在渡水?
岩石间穿着白衣的人正在采松。
古老的诗句刻在岩壁上,
读之如同岁月在流逝,令我心境平和。

注释:

字词注释:

  1. 匡庐:庐山的古称,指的是庐山的雄伟壮丽。
  2. 烧丹:指修道的人,通常与道教有关,烧丹是指炼丹,追求长生不老。
  3. 香炉峰:庐山的一座著名山峰,因其形似香炉而得名。
  4. 乌帽:黑色的帽子,古代常见的服饰。
  5. 白衣:道士的服装,象征清净和修道。
  6. 古句磨崖:古诗句刻在悬崖上的意思,表示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烧丹”与“白衣”均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反映出人们对长生不老和自然的向往。“古句磨崖”则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追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庐山》创作于唐寅游览庐山时,庐山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唐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庐山的赞美和对道教思想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庐山为题,描绘了庐山的高峻与神秘,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的结合。首联“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浓复浓”通过叠字的形式加强了庐山的高耸感与雨雾弥漫的氛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意境。接下来的“烧丹未住屏风迭,骑驴来看香炉峰”则引入了人文元素,描绘了道士与游人,展现出山中生活的宁静与闲适。

更进一步,诗中提到的“江上乌帽谁渡水”与“岩际白衣人采松”不仅增添了画面感,也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思考。最后两句“古句磨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则将诗的主题引向哲学的深度,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生活的反思。这首诗不仅是一幅自然的画卷,更是一种对人生与自然关系的深思,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匡庐山高高几重”:强调庐山的高耸,烘托出其壮丽的景观。
  • 第二句:“山雨山浓复浓”:描绘山中雨雾的浓厚,增强了氛围的神秘感。
  • 第三句:“烧丹未住屏风迭”:道士仍在炼丹,暗示着追求长生的执着。
  • 第四句:“骑驴来看香炉峰”:游人骑驴上山,体现出游览的轻松与自在。
  • 第五句:“江上乌帽谁渡水”:引发思考,江边的行人是什么身份,增加了悬念。
  • 第六句:“岩际白衣人采松”:白衣道士在采摘松树,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七句:“古句磨崖留岁月”:古老的诗句刻在岩石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积淀。
  • 第八句:“读之漫灭为修容”:读这些古句,心境得到平和,体现了修身养性的思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雨山浓复浓”,对称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比喻:香炉峰的描绘,形象生动,富有象征意义。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历史与文化的追溯,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庐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深厚。
  2. 山雨:代表着自然的变化与神秘。
  3. 白衣:道士的形象,象征着修道与追求。
  4. 古句: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象征着智慧与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庐山的古称是什么?
    A. 太白山
    B. 匡庐
    C. 武夷山
    D. 仙居山

  2. “白衣人”在诗中象征的是什么?
    A. 游人
    B. 道士
    C. 渔夫
    D. 学者

  3. 诗中提到的“香炉峰”是庐山的一部分吗?
    A. 是
    B. 不是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庐山谣》:同样描绘庐山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唐寅的《庐山》与王维的《庐山谣》:两首诗均描绘庐山,但前者更侧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更强调自然景观的雄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唐寅诗文集》
  2. 《明代文学研究》
  3. 《庐山文化史》

以上内容为对唐寅《庐山》的详细解析与介绍,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意境与内涵。

相关查询

庆春宫/高阳台 庆春宫 庆春宫 同羁夜集秋晚叙意 庆春宫 冬绪羁吟 庆春宫 次周清真韵,蓝田叔画种玉图 庆春宫 送佟太守北行述赠行十题入事 谒金门 其四 送郭判簿赴京 庆春宫 送佟太守北行述赠行十题入事 好事近 其三 送谭大尹 庆春宫 送佟太守北行述赠行十题入事 贺圣朝 其二 送谭大尹 庆春宫 送佟太守北行述赠行十题入事 其一 庆春宫 人日,光孝寺谒虞仲翔先生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超古冠今 言不顾行 龙飞凤起 山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北芒垒垒 伊皋 齐大非耦 包含钩的词语有哪些 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直似 三撇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耆利 闻风远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