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4:55
朝耕原上云,暮宿云间屋。
云来动丹霄,云去澄翠麓。
坐看云变化,卧见云起伏。
斯须不可期,飘忽鸟过目。
濯足临寒泉,息景荫嘉木。
饭蔬勿云恶,无忧胜梁肉。
长歌招隐诗,清风满空谷。
清晨在原野上耕作,傍晚则在云间的房屋中休息。
云彩来时,带动了丹色的天空;云彩去时,映衬出青翠的山麓。
坐着看云的变化,躺着看云的起伏。
这些变化无法预测,就像鸟儿飞过时瞬间的景象。
在寒泉边洗脚,享受佳木下的阴凉。
吃蔬菜并不觉得恶劣,无忧无虑胜过梁上的肉。
高歌作隐士的诗,清风盈满空谷。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景星,元代诗人、政治家,著有《刘伯温诗文集》。他以理学家和政治家的身份参与元明之际的历史变革,作品多反映隐逸与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刘基隐居生活期间,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敏感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本诗以田园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作者在耕作与休息之间的自然景致,传达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开头两句“朝耕原上云,暮宿云间屋”将时间与场景结合,生动展现了农人的日常生活。接下来的“云来动丹霄,云去澄翠麓”则通过对云彩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美丽,给人以心灵的宁静。
在“坐看云变化,卧见云起伏”中,作者表现出一种闲适与自在的生活态度,象征着对自然的沉醉与对生活的思考。结尾几句提到“饭蔬勿云恶,无忧胜梁肉”,强调了简朴生活的优越,表达了对物质享受的超脱,体现出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享受自然、简朴生活的快乐,反映了对物质的淡泊与精神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丹霄”指的是什么颜色的天空?
“濯足临寒泉”中的“濯足”意思是:
诗中提到“无忧胜梁肉”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