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14
铜爵台
作者: 刘基 〔元代〕
高台突兀连苍穹,中有艳质如花红。
君王巳作西陵土,穗帷王座空秋风。
向陵舞罢寒月白,苍狐夜啼松泪滴。
冢中枯骨宁有知,翠袖珠袍为谁色。
当其奋臂谯许间,手挥群雄如刈菅。
横矛赋诗逞豪杰,猛气可以移南山。
宁知暮年壮心死,遗教但闻令卖履。
唏嘘涕泣儿女态,遗臭至今犹未已。
君不见永安宫中顾命时,天下英雄人得知。
这首诗描绘了高耸的铜爵台,仿佛连接着天空,台上有如花般艳丽的红色装饰。曾经的君王如今已化为西陵的土壤,空荡荡的王座在秋风中飘荡。舞蹈在陵墓上结束,白色的寒月照耀着,苍狐在树梢低啼,仿佛在流泪。冢中的枯骨难以知晓,翠袖与珠袍又是为谁而存在?在奋起手臂的时刻,挥动的手势犹如割草般轻松,诗歌与豪杰的气概并存,雄心壮志可以移山。谁知壮志未酬,年华已逝,遗留下的教诲只是卖履的谣言。感叹儿女的悲情,遗臭至今未曾消散。难道你不知道在永安宫中,登基之时,天下的英雄皆为之所知?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季高,元代文学家,著名的政治家与军事家。其作品融合了政治、历史与个人情感,风格多变,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铜爵台》创作于元代,反映了作者对权力更迭、历史兴衰的感慨,表现出对英雄人物的追忆与反思,显示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
《铜爵台》以其高远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著称。诗的开头描绘了高台的巍峨,象征着权势的巅峰,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与哀叹。君王的陨落与王座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权力的无常与历史的轮回。诗中提到的“苍狐夜啼”和“松泪滴”,更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自然界与人世间的悲凉。
在情感层面,诗人似乎在质疑过去的英雄与今日的沉沦,表现出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结尾提到的“遗教但闻令卖履”,则道出了对当权者遗留教诲的不屑与批判,显示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警醒,具有深刻的历史哲学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苍狐夜啼”赋予了动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悲凉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深刻探讨了权力的无常与历史的轮回,表现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批判,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铜爵台》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西陵土”代表什么?
诗歌中“猛气可以移南山”意在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