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9:08
兰陵王 秋日忆别用清真韵
作者: 张伯驹
断烟直,街柳庭梧减碧。宫城外流水夕晖,影带昭阳暮鸦色。西风忆故国,都识,春明寓客。关山路孤雁远音,欲寄家书泪垂尺。鸿泥梦爪迹。记月射华灯,香递茵席,行厨共约花间食。有几日欢聚,几番吟啸,鞭丝衣影又客驿。一身倏南北。悲恻,乱愁积。叹岁月侵寻,消息岑寂。绵绵不尽隋何极。想引烛行酒,倚楼吹笛。如今羁旅,更阵阵,雨夜滴。
全诗翻译:
烟雾缭绕的街道上,庭院里的柳树和梧桐树的颜色愈发黯淡。宫城外,夕阳映照着流动的水,影子带着暮鸦的颜色。西风轻拂,让我想起故国,大家都知道,春天的明媚让我寄情于客。关山路上,孤雁传来遥远的音信,想寄家书却泪流满面。梦中的鸿泥留下爪痕。记得那月下的华灯,香气飘散在席间,已经约定在花间共进美食。欢聚的日子有多少,有几次吟咏,鞭影摇曳又在驿站。身在南北之间,悲恻的情绪不断积累。感叹岁月流逝,音信杳无,绵延的思念无尽无休。想点烛饮酒,倚楼吹笛。如今身在异乡,雨夜的滴答声阵阵传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伯驹(1899-1966),近现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文物鉴赏家。张伯驹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日,正值作者身处异地,思乡之情愈加浓烈。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反映了他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秋日思乡时的愁绪。开篇以“断烟直,街柳庭梧减碧”描绘了秋日的萧瑟景象,伴随着夕阳的余晖,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通过“西风忆故国”的情感转折,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诗中的意象如“孤雁”“月射华灯”等,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承载了作者对亲友的思念和对过去欢聚时光的追忆。尤其是“欲寄家书泪垂尺”,一句道出作者的无奈与悲伤,显示了孤旅生活带来的情感困境。
全诗结构严谨,音韵和谐,情感层层递进,最后以“如今羁旅,更阵阵,雨夜滴”作结,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慨。作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丰富的情感交织,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思乡氛围,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秋日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人在异乡的孤独与惆怅,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着什么?
A. 秋天的萧瑟
B. 思乡之情
C. 冬天的寒冷
D. 春天的温暖
“欲寄家书泪垂尺”中的“尺”指的是什么?
A. 距离
B. 家书的长度
C. 眼泪的长度
D. 思念的深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