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2:0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06:22
《西子妆 夹竹桃》
作者: 蒋春霖 〔清代〕
雨叶宜颦,露华扶笑,睡起春情非旧。
月中霜里见婵娟,换秋眉醉妆频斗。
红霞半口。记扫径煎茶时候。
画双身算朱颜绿鬓,原是佳偶。
春归后。泪粉啼脂,暗逐湘波溜。
可怜细骨为相思,几禁持暮寒衫袖。
灯窗试酒。任帘外春风吹瘦。
护仙心玉洞青鸾夜守。
雨中的叶子让人愁眉苦脸,露珠的光华又让人微笑,睡醒后春天的情感已经不再如昔。月光下和霜气中,我见到了那如月般的婵娟,换上了秋天的眉妆,醉酒后频繁与人争斗。红霞笼罩着半边脸,想起了在小径上煮茶的时光。画中双身就像红颜绿鬓,实在是一对佳偶。春天过去后,泪水与粉妆交织,暗中追逐湘水的波澜。可怜那细腻的骨骼因相思而泪流,几次忍耐着寒冷的衫袖。灯下试酒,任凭窗外的春风将我吹瘦。守护在玉洞中的青鸾,夜晚静静守护着仙子心情。
蒋春霖,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擅长诗词,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见长。
《西子妆 夹竹桃》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美丽女性与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爱情与相思的深刻感悟。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爱情被视为高尚且值得追求的主题。
《西子妆 夹竹桃》展现了清代诗人蒋春霖对美的独特理解与情感表达。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个既哀伤又美丽的春天画面。开头几句通过“雨叶”和“露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既有春雨带来的忧愁,又有露水带来的愉悦。不断变换的意象,如“月中霜里见婵娟”,不仅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诗中多次提到的“泪粉啼脂”,则暗示着美丽与哀愁的交织,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追求。最后两句以“青鸾夜守”作为结尾,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守望,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在叙述中不断转换的意象、情感的流动,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验到春天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对过去的怀念。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爱情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中提到的“青鸾”象征什么?
“泪粉啼脂”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朱颜绿鬓”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蒋春霖的《西子妆 夹竹桃》更侧重于描绘女性的美丽与复杂情感;李白的作品则偏向于对乡愁的表达。两者都使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但在情感的深度与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