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乡僧德璘二首》

时间: 2025-04-30 19:11:39

诗句

衲子向来元士子,诗僧遮莫更禅僧。

不妨参透诸方得,别有宫墙第一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11:39

原文展示:

送乡僧德璘二首
衲子向来元士子,
诗僧遮莫更禅僧。
不妨参透诸方得,
别有宫墙第一层。

白话文翻译:

这位出家人向来被称为元士子,
诗僧就不必再提及禅僧了。
如果能参透各方所学,
那就会发现,还有更深的境界。

注释:

  • 衲子:指和尚,尤其是出家人。
  • 元士子:古代对有才学者的称谓。
  • 诗僧:指以诗文著称的僧人。
  • 禅僧:指专注于禅修的僧人。
  • 参透:指深入理解和领会。
  • 宫墙:这里比喻深奥的境界或学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诗歌、散文和词而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之际,诗人常与友人交往,并对当时的士人和僧人有深刻的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出家僧人德璘的赞美和对不同修行方式的思考。首句直接称赞德璘,称其为“元士子”,显示出他在文人圈中的地位。接着,诗人通过对“诗僧”和“禅僧”的对比,表达了对文学与禅宗的不同理解与价值观。诗的最后两句则点明了更深层次的哲理,即真正的智慧在于对多方学问的透彻理解,这是一种超越于表象的深刻领悟。

诗中流露的情感平和而深远,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通过对不同修行和学习方式的比较,诗人引导读者思考,真正的境界不仅在于形式上的追求,而在于内心的领悟和理解。这种深邃的哲理让整首诗具有了更广泛的意义,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衲子向来元士子:称赞德璘是一位出色的诗僧。
    • 诗僧遮莫更禅僧:诗人与禅的修行有所不同,诗人似在强调诗的价值。
    • 不妨参透诸方得:倡导对各种学问的理解和融会贯通。
    • 别有宫墙第一层:暗示还有更高的境界等待探索。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僧与禅僧之间的对比,强调文学和禅宗的不同。
    • 隐喻:宫墙作为更深层次境界的象征,暗示知识的深度。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修行与学习的多样性,强调内心的领悟与智慧比形式上的修行更为重要。

意象分析:

  • 衲子:象征出家人,代表一种精神追求。
  • 宫墙:象征更深的境界和知识,暗示需要不断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衲子”指的是哪个群体?

    • A. 文人
    • B. 商人
    • C. 僧人
    • D. 农民
  2. 诗中提到的“宫墙”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学问的深度
    • C. 个人荣耀
    • D. 自然景色

答案

  1. C. 僧人
  2. B. 学问的深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万里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但杨万里更侧重于学问与修行的关系,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德玄上人院 题仇处士郊居(处士弃官卜居) 送李先辈从知塞上 赠休禅和 送僧赴黄山沐汤泉兼参禅宗长老 献新安于尚书 秋日泊浦江 山居自遣 马上行 题衡阳隐士山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通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祸与福邻 女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霭昧 艮字旁的字 安插 壶里乾坤 绛宫 哑子寻梦 见事风生 意气相亲 敦庞之朴 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安时处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