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4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44:43
九龙岩
作者: 王观 〔宋代〕
山寒蛰龙眠忽醒,
黄衣九老岩下行。
手持屈曲千岁藤,
虑惊世人藏姓名。
山前樵子折腰迎,
九老相顾笑不停。
摧天霹雳飞一声,
举目惟见烟冥冥。
开山老僧为余说,
异事传闻忘岁月。
至今山椒泉满地,
赤白绕空中不竭。
好分馀泽入千家,
免使辛勤夜蹋车。
在寒冷的山中,潜伏的龙忽然苏醒,
穿着黄衣的九位老者在岩下漫步。
他们手持弯曲的千年藤,
担心惊动世人而隐藏姓名。
山前的樵夫弯腰迎接,
九位老者互相对视,笑声不断。
突然一声巨响如同摧毁天际,
抬头只见烟雾弥漫。
开山的老僧对我说,
关于异事的传闻让人忘却岁月。
如今山椒泉满地流淌,
赤白水流在空中不竭。
这甘泉好分给千家万户,
免去人们辛勤劳作的夜行。
作者介绍: 王观,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间的深思。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动的时期,诗人借助九龙岩的传说与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性、生命及自然的思考。
《九龙岩》是一首充满神秘色彩的诗作,诗人在描绘九龙岩的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时,巧妙地结合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开篇的“山寒蛰龙眠忽醒”,展现了山中静谧而又潜藏的力量,暗示着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而“黄衣九老岩下行”则描绘了九位长者的形象,他们的出现为整首诗增添了神秘感和历史感。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樵子的迎接和九老的欢声笑语,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这种和谐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而“摧天霹雳飞一声,举目惟见烟冥冥”则为诗歌带来了张力,强调了自然力量的不可预测与壮丽。
最后,诗中提到的“山椒泉满地,赤白绕空中不竭”则象征着自然的丰盈与生命的延续,表达了对自然恩惠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深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九龙岩的神秘景象,展现了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渺小,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蛰龙”意指什么?
“黄衣九老”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山椒泉”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