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3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37:38
清平乐四首 其三
作者:张弘范
天南地北,何日兵尘息,
四海升平归老忆,
凤远岐山空碧。
衣冠滚滚争春,
谁能卧辙攀轮,
一剑风云未遂,
几回怒发冲巾。
天南地北,什么时候战乱的尘埃才能熄灭?
四海之内安宁,归老之时的回忆,
凤翔远处岐山,空中一片碧蓝。
衣冠华丽的士人们纷纷争春,
谁能够安静地躺在辙上,不去追逐轮回?
一剑之下,风云未能实现,
几次愤怒之下,发髻冲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弘范,元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多表现士人的忧国忧民情怀,风格浑厚,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之时,诗人通过对理想国度的向往,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武人的不屑。
张弘范的《清平乐四首 其三》通过对战乱和和平的对比,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期盼。诗歌开篇即以“天南地北,何日兵尘息”引入,表现出对战乱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接着提到“四海升平归老忆”,抒发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诗人以“凤远岐山空碧”描绘了美好的环境,营造出一幅理想的和平图景。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士人争春的批判,表现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尤其是“谁能卧辙攀轮”,强调了内心的无奈与愤怒。最后,“一剑风云未遂,几回怒发冲巾”则表达了诗人虽有壮志未酬的失落感。
整首诗在形式上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为特点,情感上则兼具忧伤与激昂,使得整首诗既有哲理的深度,又不乏激情的张扬,体现了诗人思考与情感的交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围绕对和平的渴望、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个人理想的未遂,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兵尘”指的是什么?
“四海升平归老忆”中的“老忆”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当时的社会风气持什么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提供了对元代文学及其背景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张弘范的诗歌和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