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5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59:23
多丽 黄鹤楼燕集
作者:邓嘉缜
试登楼。一卷横锁双流。
莽苍苍西来东注,奔腾不肯回头。
长风烟汉阳晴树,带斜阳鹦鹉芳洲。
风景无殊,江山如昨,几人酾酒豁吟眸。
早难道仙人鹤杳,歇绝便千秋。
肯辜负岸边垂柳,柳外轻鸥。
甚年光乌飞兔走,一般逝水难留。
且摩挲江干立鹄,更呼唤水底潜虬。
酌我琼卮,酬君大斗,便无玉笛也清幽。
须办得人生行乐,富贵等浮沤。
划然啸楚天澄碧,宿霭全收。
我试着登上这座楼,眼前的河流宛如一幅画卷,横亘在我面前。青山苍苍,西边的水流向东奔腾而去,仿佛不肯回头。长风吹拂,烟雾飘渺,汉阳的树木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夕阳下的鹦鹉洲更是如诗如画。
风景没有变化,江山依旧,只有几个人在这里酌酒吟诗。早已无法说出仙人的踪影,寂静无声,仿佛千年都不见。怎能辜负岸边垂下的柳树,柳外轻轻飞翔的鸥鸟呢?光阴飞逝,兔子和乌鸦一样,时光一去不复返。
不如在江边摩挲立鹄,呼唤水底的潜龙。举起我的琼卮,与你共同畅饮,哪怕没有玉笛伴奏也显得宁静悠远。我们应该珍惜人生中的乐趣,富贵就像浮泡一样,转瞬即逝。
轻轻呼啸,楚天澄碧,宿霭已然消散。
作者介绍:邓嘉缜(1830-1893),字子美,号岳峰,晚号冥山,近代著名诗人,出生于湖南。邓嘉缜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鹤楼,描绘了登楼远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江山美景的眷恋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诗人经历了动荡的历史,情感中夹杂着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多丽 黄鹤楼燕集》以黄鹤楼为背景,展现了诗人邓嘉缜对自然风光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哲学的探索。全诗层次分明,情景交融,既有对壮丽河山的描绘,又有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首句“试登楼”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视野,接下来的“一卷横锁双流”形象地描绘出江河的壮阔景象。诗中以“莽苍苍”描绘出西边的无边景色,显示出大自然的浩瀚与人类的渺小。对“长风烟汉阳晴树”的描写,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感悟。
“风景无殊,江山如昨”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风景之间的对比,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思。后面的“肯辜负岸边垂柳,柳外轻鸥”则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整首诗在描写中不断反思人生,特别是“须办得人生行乐,富贵等浮沤”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应及时行乐的哲理。最后以呼啸的楚天和消散的宿霭收尾,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黄鹤楼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倡导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景物有哪些?
“须办得人生行乐”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1-D,2-B,3-D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邓嘉缜的《多丽 黄鹤楼燕集》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皆以高楼为背景,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但邓嘉缜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景物的壮美和豪情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