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2:31
泉州南郭二首
作者: 刘克庄
海贾归来富不赀,
以身殉货绝堪悲。
似闻近日鸡林相,
只博黄金不博诗。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商人追求财富而忽视文化的悲哀。诗中提到,商人从外地归来,虽然财富丰厚,但却是以身殉货,令人感到悲伤。似乎最近的鸡林(市场)里,大家只是在追逐黄金,而不再重视诗歌的价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鸡林”作为集市的代称,常用来反映当时的商业繁荣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仲明,号白云山人,福建泉州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有时沉郁豪放,有时清新婉约,善于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刘克庄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中国经济逐渐繁荣,商人日益兴起的时代。诗人借此反映社会中人们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文化的重要性,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忧虑和批判。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商人与文化之间的矛盾。诗的开头描绘了商人的富有,然而这种财富是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令人感到无比悲哀。接着,诗人以“似闻近日鸡林相”引入市场的热闹景象,暗示人们在追逐财富的同时,忽略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最后一句“只博黄金不博诗”直接表达出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认为人们只追求物质而放弃了精神上的富足。整首诗以清晰的逻辑与深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与忧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警示作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反映了对社会风气的反思,批评人们过于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文化的现象,传达了诗人对文化价值的重视与对现实的忧虑。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主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关注和对文化精神的向往。
诗词测试:
海贾归来富不赀,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
“只博黄金不博诗”中的“黄金”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杜甫在诗中表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刘克庄则聚焦于个人与社会的文化关系。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思考,但视角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