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3:26
原文展示:
道中得雨 洪迈 〔宋代〕
吾行田野间,吁嗟连数村。 千山收宿雨,豀作黄梅浑。 渐看风叶底,一洗龟坼痕。 余功初行客,稍压旱尘昏。
白话文翻译:
我行走在田野之间,叹息声接连传遍几个村庄。 千山之间,昨夜的雨水被吸收,溪水变得浑浊如黄梅时节。 渐渐地,看到风中的树叶下,雨水洗去了土地干裂的痕迹。 这场雨的余泽,对于初行的旅人来说,稍稍缓解了旱季的尘土飞扬。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文学评论,以及个人感慨。此诗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特别是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验。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洪迈在旅途中遇到降雨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旱情的缓解的喜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降雨的喜悦和对旱情的缓解的感慨。诗中,“千山收宿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雨水被山体吸收的情景,而“豀作黄梅浑”则进一步以黄梅时节的雨水来形容溪水的浑浊,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后两句“渐看风叶底,一洗龟坼痕”和“余功初行客,稍压旱尘昏”则通过对比雨前雨后的景象,展现了雨水对大地的滋润和对旅人的慰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降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变化的感慨和对旱情的缓解的喜悦,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豀作黄梅浑”一句,用什么来比喻溪水的浑浊? A. 黄梅时节的雨水 B. 清晨的露水 C. 夜晚的霜 D. 春天的花露
诗中“一洗龟坼痕”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雨水洗去了土地干裂的痕迹 B. 土地变得更加干裂 C. 雨水带来了新的裂痕 D. 土地保持原样
诗中“稍压旱尘昏”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旱情的担忧 B. 对雨水的厌恶 C. 对雨水的喜悦 D. 对尘土的无奈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