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杨柳枝·鹤性**望远攀》

时间: 2025-05-01 01:42:28

诗句

鹤性**望远攀。

过潼关。

秋深雨霁乍衣单。

水云寒。

争忍昔年名利染,早回还。

夕阳村落杏*间。

望家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2:28

原文展示:

杨柳枝·鹤性望远攀
作者: 侯善渊 〔元代〕

鹤性望远攀。过潼关。秋深雨霁乍衣单。
水云寒。争忍昔年名利染,早回还。
夕阳村落杏间。望家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高洁的心境,像白鹤一样向往远方,经过潼关,秋天已深,雨后天晴,衣衫单薄。水边的云朵寒冷,怎能忍受往年对名利的追逐,心愿早日归还故乡。夕阳映照着村落,杏树间隐约可见,遥望着故乡的山。

注释:

  • 鹤性:指像白鹤一样的性情,象征高洁不凡。
  • 潼关:古代重要关隘,位于陕西,是通往西北的重要通道。
  • 秋深雨霁:秋天已经很深,雨过天晴,意指天气转好。
  • 名利染:指被名利所污染,追求世俗的名利。
  • 夕阳村落杏间:描绘夕阳下村落的宁静,杏树的意象增添了温馨感。

典故解析:

  • 潼关: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提到,潼关作为重要的地理位置,常常被用来表达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 杏间:杏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春天与希望,诗中借此描绘乡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善渊,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借此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名利的反思,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杨柳枝·鹤性望远攀》通过清新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以及对名利追逐的厌倦。开头以“鹤性”引入,既表现出诗人的高洁理想,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随着“过潼关”的描绘,诗人将视野扩展至广阔的天地,直至秋深雨霁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人生的反思。

“争忍昔年名利染,早回还”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厌倦和对归乡的渴望,这种情感在秋天的寒冷中愈加明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最后两句描绘夕阳下的村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诗人眼中的故乡不再是繁华,而是和谐与安宁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名利的反思,体现了元代诗人追求自由与高洁的精神。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鹤性望远攀:比喻诗人追求高尚理想。
    2. 过潼关:象征人生旅途的艰辛与壮阔。
    3. 秋深雨霁乍衣单:描绘秋季的清新与孤独。
    4. 水云寒:渲染了环境的清冷,反映内心的孤寂。
    5. 争忍昔年名利染:表达对世俗名利的厌烦。
    6. 早回还:渴望归家的心情愈发强烈。
    7. 夕阳村落杏间:表现故乡的宁静与美好。
    8. 望家山:最终指向思念的归宿。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诗人性情比作白鹤,象征高洁。
    2. 拟人:如“水云寒”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氛围。
    3. 对仗:结构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名利的反思,以及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与自由,表达诗人的理想追求。
  • 潼关: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险与历史的厚重。
  • 秋深雨霁:象征孤独与宁静的时刻,反映内心的思考。
  • 杏间:象征故乡的温暖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鹤性”指代什么?

    • A. 诗人的性格
    • B. 名利
    • C. 自然景色
  2. “过潼关”在诗中有何象征意义?

    • A. 回家
    • B. 人生的旅途
    • C. 追求名利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秋夕》 杜牧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和侯善渊的作品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杜甫更注重家庭情感,而侯善渊则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和对高洁追求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

相关查询

咏毕氏节妇 龙井十题·归隐桥 龙井十题·风篁岭 龙井十题·潮音堂 和苏子由 和佛印 和参寥寄秦少游 次赵清献公诗 次韵参寥子寄秦少游三绝时少游举进士不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凵字底的字 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善道 包费 羽字旁的字 包含野的成语 龙飞凤舞 唾玉钩银 歹字旁的字 燀热 血性男儿 烟月 连州比县 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行伍 魚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长生久视 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