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杨柳枝·顿悟真空弃外缘》

时间: 2025-05-02 12:51:15

诗句

顿悟真空弃外缘。

乐清闲。

四时进火运周天。

种芝田。

埏植玄炉分造化,饮灵泉。

寥阳丹阙永绵绵。

证金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1:15

原文展示:

杨柳枝·顿悟真空弃外缘
作者: 长筌子 〔元代〕
顿悟真空弃外缘。乐清闲。
四时进火运周天。种芝田。
埏植玄炉分造化,饮灵泉。
寥阳丹阙永绵绵。证金天。


白话文翻译:

诗人顿悟到真空的境界,抛弃了外在的缘分,感到无比轻松安闲。四季交替,火气运转,周而复始,如同种植灵芝的田地。在这里,埋植着玄妙的炉灶,分化出天地的变化,饮用着灵泉的甘露。昙阳的丹阙永无止息,最终证得了金色的天道。


注释:

字词注释

  • 顿悟:突然领悟,明白了深刻的道理。
  • 真空:一种哲学或宗教上所追求的空灵境界。
  • 外缘:指外在的因缘,通常是指与事物的表面或形式有关的东西。
  • 乐清闲:享受一种安逸和闲适的生活状态。
  • 四时:四季,春夏秋冬。
  • 运周天:运转宇宙的规律。
  • 芝田:种植灵芝的田地,象征长生和不死。
  • 玄炉:道教炼丹的炉,象征内丹的修炼。
  • 灵泉:象征纯洁的源泉,通常用来比喻精神的滋养。
  • 寥阳:指明亮的阳光或天。
  • 丹阙:道教中,指仙人的居所或境界。
  • 证金天:达到一种真理或极高的境界。

典故解析

  • 真空:在道教和禅宗中,真空常用来表示一种超越物质的状态,是追求精神自由的一种象征。
  • 灵泉:在中国文化中,灵泉常象征着智慧和灵性的源泉,古人常以此作为修行和求道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长筌子,元代诗人,因其在道教、禅宗方面的修行,作品多涉及自然、宇宙、人心的关系,风格清新,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但也孕育了诸多文人对道教和禅宗思想的关注,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领悟与追求。诗中的“顿悟真空”二字,开篇就展现了诗人的心境,似乎在一瞬间脱离了世俗的纷繁复杂,进入了一个清静的境界。接着,通过“乐清闲”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四季的变迁与火的运转,仿佛在描绘自然规律与生命的轮回。而“种芝田”则暗示了修行的艰辛与期盼,灵芝是长生不老的象征,表达了人们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埏植玄炉分造化,饮灵泉”的描写,充满了道教炼丹的意象,表明诗人通过内心的修炼与外在的自然相结合,达到一种和谐的境地。最后,通过“寥阳丹阙永绵绵,证金天”来总结,显示了诗人对灵性与真理的追求,表达了一种永恒的追求与境界。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展现了道教的哲学思考与人对生命真谛的探寻,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顿悟真空弃外缘:突然领悟真空的境界,抛弃外在的因缘,表现出一种释然的心态。
  2. 乐清闲:享受生活的安逸与宁静。
  3. 四时进火运周天:四季交替,火气运转,说明自然的法则与生命的循环。
  4. 种芝田:种植灵芝,象征追求长生的修行。
  5. 埏植玄炉分造化:埋植玄妙的炉灶,象征内丹的修炼与天地的变化。
  6. 饮灵泉:饮用灵泉,象征精神的滋养。
  7. 寥阳丹阙永绵绵:明亮的阳光与仙人的居所,象征着永恒的光明与境界。
  8. 证金天:最终达到了金色的天道,表明成就与真理的领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灵泉”、“玄炉”等意象,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修行的过程与追求。
  • 对仗:如“种芝田”与“饮灵泉”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象征:诗中诸多意象,如“真空”、“灵泉”等,象征着更深层次的哲理与人生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安宁的生活态度。诗中蕴含的道教思想,强调内心的修炼与自然的和谐,是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真空:象征着一种清净无物的状态,引导人们向内心探索。
  • 灵泉:象征着智慧和灵性的源泉,代表一种精神的滋养。
  • 玄炉:道教炼丹的象征,代表内心的修炼与变化。
  • 丹阙:象征着高尚的境界和永恒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顿悟真空弃外缘”的意思是? A. 明白了无常
    B. 抛弃外在的束缚
    C. 追求长生
    D. 享受世俗生活

  2. 填空题:诗中“饮灵泉”象征着_____

  3. 判断题: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错)


答案

  1. B
  2. 精神的滋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幽州台歌》:李白的作品,表现出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名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庐山谣》(王维)与《杨柳枝·顿悟真空弃外缘》在对自然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庐山谣》更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而《杨柳枝》则更注重内心的修炼与哲理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研究》
  • 《古代诗词解读》

相关查询

调笑令四首 其四 调笑令(效韦苏州作) 调笑令 三请梨花 调笑令 调笑令 调笑令 调笑令 其二 调笑令 恽南田落花游鱼图二首 其一 调笑令 即景 调笑令 本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靴刀誓死 直捷 抱佛脚 齒字旁的字 包含楷的词语有哪些 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困蒙 进荣退辱 摛文掞藻 亅字旁的字 讨保 匕字旁的字 对不起 交市 止字旁的字 避开头的成语 山字旁的字 积草囤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