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朝中措(辛丑重阳日,刘守招饮石龙亭,追录)》

时间: 2025-05-01 20:54:05

诗句

危亭崛起卧苍龙。

绝景画图中。

便作龙山高会,千年乐事能同。

使君宴处,丹枫影淡,黄花香浓。

不惜归鞍照月,直教破帽吹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54:05

原文展示:

朝中措(辛丑重阳日,刘守招饮石龙亭,追录)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危亭崛起卧苍龙。
绝景画图中。
便作龙山高会,
千年乐事能同。
使君宴处,
丹枫影淡,
黄花香浓。
不惜归鞍照月,
直教破帽吹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高耸的亭子像卧着的苍龙,壮丽的景色就像画中一样。这里是龙山的美好聚会,千年的乐趣能够共同享受。在使君的宴会上,淡淡的红枫影子和浓浓的菊花香气交织在一起。即使在月光下归去,依然要让破旧的帽子在风中飘扬。

注释:

  • 危亭:高耸的亭子。
  • 苍龙:形容亭子的形状像一条卧龙。
  • 绝景:绝佳的风景。
  • 龙山:指的是特定的山名。
  • 使君:指的是宴会的主人。
  • 丹枫:秋天红色的枫树。
  • 黄花:指的是菊花,在重阳节时常见。
  • 归鞍:归去的马鞍,暗指骑马归家。
  • 破帽:旧帽子,可能暗指身份的简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词人,以清新婉约的词风著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词往往蕴含丰富的意象,展现出浓厚的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辛丑重阳日,正值重阳佳节,诗人在石龙亭与友人相聚,借助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韩元吉的《朝中措》以其清新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象。开篇以“危亭崛起卧苍龙”引入,亭子的高耸和大自然的壮丽相结合,传达了一种气势磅礴的美感。接着,“绝景画图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美,还隐喻着诗人与友人共享的美好时光。此句中,绝美的景色仿佛是一幅画,生动而富有诗意。

“便作龙山高会,千年乐事能同”进一步强调了聚会的历史感与长久的友谊,千年的乐事象征着恒久不变的情感,给人以温暖和力量。而“使君宴处,丹枫影淡,黄花香浓”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氛围与自然的和谐,红枫与菊花的搭配,暗含了传统文化中重阳节的习俗。

最后两句“不惜归鞍照月,直教破帽吹风”以归去的意象结束,透出一种洒脱与不羁的精神,似乎在说即便是面对生活的艰难,也要勇敢面对,保留那份洒脱与自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危亭崛起卧苍龙”:亭子高耸,形似卧龙,体现壮丽的自然景观。
    • “绝景画图中”:美景如画,强调风光的绝美。
    • “便作龙山高会,千年乐事能同”:龙山成为聚会场所,千年友谊共享。
    • “使君宴处,丹枫影淡,黄花香浓”:宴会氛围,秋色浓郁。
    • “不惜归鞍照月,直教破帽吹风”:归去时的洒脱态度,象征自由。
  • 修辞手法

    • 比喻:“危亭崛起卧苍龙”通过比喻将亭子与苍龙相提并论,增强了景物的生动性。
    • 对仗:“丹枫影淡,黄花香浓”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此诗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在自然中与友人欢聚的快乐时光,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亭子:象征着高远和宁静的理想生活。
  • 苍龙:象征力量与气势,寓意自然的伟大。
  • 丹枫与黄花:象征着秋天的色彩与丰收,传达浓厚的节日气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危亭崛起卧苍龙”中的“苍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亭子的形状
    C. 诗人的情感
    D. 一座山

  2. 诗中提到的“千年乐事能同”意图表达什么? A. 友谊的长久
    B. 生活的艰难
    C. 自然的变化
    D. 诗人的孤独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韩元吉的《朝中措》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与友谊的热爱,但韩元吉更注重描绘景色的壮丽,而李清照则强调内心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大水叹五首 其四 大水叹五首 其三 大水叹五首 其二 大水叹五首 其一 李白填词 赠王载扬 游汴城宋宫故址 浙江有感 双凫 题长江伟观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惓恳 万里江山 资宅 走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狼餐虎咽 枯髀 一言订交 霜峰 耳刀旁的字 疏忼 跃跃纸上 戈字旁的字 得月较先 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