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2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9:21
王都谏画鹰歌
作者:何景明 〔明代〕
蒋生画鹰笔势何昂藏。
塞林海障产真骨,
欻尔飞立都谏之高堂。
千年古色动崖壑,
一匹素练开风霜。
都谏常称蒋生笔,
此鹰神骏困无匹。
乍见遥惊俊思生,
细观转觉奇姿出。
人间鸷鸟各异种,
纷纷搏击相矜宠。
饱飏饥附更谁熊,
掣臂翻鞲空自勇。
此鹰不遂群雁飞,
亦似都谏独立霄汉当天阍。
羽毛森然振赤日,
意气矫欲排翔云。
君不见郊原白日荆棘簇,
射猎无人敢驰突。
树里鸱鸢尚九霄,
草中狐兔仍三窟。
尔鹰尔鹰,安得一起乘高秋。
恶鸟不呜兽辟易,
再使郊原麟凤游。
将古诗译为白话文:
蒋生的画鹰技艺何其高超,
在险峻的边塞和海障中孕育出真骨,
这鹰在都谏的高堂上翱翔。
千年的古色古香激荡着崖壑,
一匹素白的绢布在风霜中展开。
都谏常常称赞蒋生的画笔,
这只鹰的神态骏逸无与匹敌。
乍一见远远就令人惊叹,
细细观察又觉其姿态奇特。
人间的猛禽各有不同,
纷纷争斗相互夸耀。
无论是吃饱喝足还是饥肠辘辘,
翻臂挥鞭空自勇敢。
这只鹰并不随群雁飞翔,
就像都谏独立于高空之上,俯视四方。
它的羽毛在阳光下闪耀,
意气风发欲冲破云层。
你难道没有看到那郊原的白日荆棘丛生,
猎人无人敢于奔突。
树林里的鸱鸢仍然在九天之上,
草丛中的狐兔仍在三处藏身。
啊,鹰啊鹰,怎么能共乘这高秋?
凶恶的鸟不鸣,兽类得以安宁,
让郊原的麟凤也能游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何景明,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入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国家逐渐走向盛世,社会安定,诗人试图以鹰的形象象征一种自由、独立和高远的精神,表达对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都谏画鹰歌》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作,通过描绘鹰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独立精神的推崇。诗中开篇即以“蒋生画鹰”的笔触引入,展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和鹰的雄姿,接着通过描述鹰的飞翔,反映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众多的猛禽中,蒋生所画的鹰显得尤为出众,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此鹰不遂群雁飞”,暗示了鹰的独立和不随波逐流的个性,正如“都谏”所代表的那种独立思考的精神。诗人在描绘鹰的羽毛在阳光下的光辉时,透过色彩的对比,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最后,诗人以“安得一起乘高秋”结束,寄托了对理想和高远追求的渴望,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精神的赞美与对社会美好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鹰的形象象征独立与自由,表达了对于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社会环境的思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何景明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蒋生”指的是哪个职业?
诗中“此鹰不遂群雁飞”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