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鄱阳胡中存》

时间: 2025-04-25 16:09:24

诗句

匡阜接天都,清阴湛蠡湖。

奇含双剑气,瑞毓九苞符。

谢树庭相倚,韦经代不孤。

金茎擎日晓,长挹露华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09:24

原文展示:

赠鄱阳胡中存
黄应举 〔明代〕
匡阜接天都,清阴湛蠡湖。
奇含双剑气,瑞毓九苞符。
谢树庭相倚,韦经代不孤。
金茎擎日晓,长挹露华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鄱阳湖的壮丽景色,诗人以自然景观抒发情感,表达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开篇提到高耸的山峦与清澈的湖水,展现了山水相连的宏伟场面。接着提及“双剑气”的奇特景象,象征着英雄气概和吉祥的兆头。后两句中,友情与学问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最后通过“擎日晓”和“露华濡”描绘出朝阳初升时的美丽场景,寓意着希望与生机。

注释:

  1. 匡阜:指高耸的山峰。
  2. 清阴:湖水的清澈与阴凉。
  3. 湛蠡湖:指鄱阳湖,水面如碧,波光潋滟。
  4. 双剑气:比喻气概如双剑般凌厉。
  5. 瑞毓:吉祥的兆头。
  6. 九苞符:象征着多重的福气。
  7. 谢树:指谢家树木,暗指文人雅士的聚集。
  8. 韦经:韦应物,指文人,代指有学问的人。
  9. 金茎:比喻高洁的品德。
  10. 露华濡:晨露滋润,形容万物生机勃勃。

典故解析:

  1. 谢树:以谢家的树木比喻文人相聚,谢家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与诗人。
  2. 韦经: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体现了高洁的志向与孤高的人格。
  3. 金茎:金色的茎代表着品德的高尚,往往用来象征士人的气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应举,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友情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宏阔的景色与深厚的情谊。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写于作者游览鄱阳湖时,借助湖光山色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友谊与互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鄱阳湖的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匡阜接天都,清阴湛蠡湖”,以雄伟的山峦和清凉的湖水开篇,立刻勾勒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与心灵上的宁静。接下来的“奇含双剑气,瑞毓九苞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祝福,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最后两句“金茎擎日晓,长挹露华濡”则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寓意着在友谊的滋养下,个人品德如同晨露般清新,充满生机。这首诗不仅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更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关怀和美好的祝愿,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匡阜接天都:描绘高耸的山峰与天空相接的壮丽景象。
  2. 清阴湛蠡湖:清凉的阴影洒落在湛蓝的湖面上,展现出湖水的清澈。
  3. 奇含双剑气:自然景观中似乎蕴含着双剑般的气势,象征着豪情与勇气。
  4. 瑞毓九苞符:预示着吉祥的象征,如同九朵花盛开般的福气。
  5. 谢树庭相倚:在谢树下相依而坐,象征着友人的亲密。
  6. 韦经代不孤:即使时代更替,学问与友谊仍然相伴。
  7. 金茎擎日晓:高洁的品德如同金茎般在朝阳下昂扬。
  8. 长挹露华濡:长久地享受晨露的滋润,寓意着生活的富足与生机。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金茎”比喻高尚品德。
  2.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3. 拟人:赋予自然景观以情感,使其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深厚的友情,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反映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匡阜:象征着高远的志向。
  2. 清阴:代表宁静与柔和的情感。
  3. 双剑气:象征着英勇与坚定的意志。
  4. 九苞符:象征着多重的祝福与期待。
  5. 金茎:象征着高洁的品德与志向。
  6. 露华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着生命的滋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湛蠡湖”指的是哪个湖?

    • A) 西湖
    • B) 鄱阳湖
    • C) 太湖
  2. “双剑气”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景色
    • B) 英雄的气概
    • C) 友谊的长久
  3. “金茎擎日晓”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渴望
    • B) 对友谊的珍视
    • C) 对品德的追求

答案

  1. B) 鄱阳湖
  2. B) 英雄的气概
  3. C) 对品德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黄应举的《赠鄱阳胡中存》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都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黄应举更侧重于友谊与祝福的表达,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对远方的向往。两者在意境与情感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时代特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名句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村院秋居 拟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 余有三恨一无子二无助三无成抱兹苦心娱以文字既绝笔于斯录复长吟以系之 其二 集君山 玉漏迟 讥章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字头的字 君陈 父字头的字 克字旁的字 丰开头的成语 词穷理绝 降妖捉怪 分寸之功 多鱼之漏 糸字旁的字 猿臂 狼须 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破玩意儿 分账 负债累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