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0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6:01:19
感遇
作者:王翱 〔明代〕
忆昔趋朝着紫衣,
宫花汗漫柳依稀。
寻思浦口珠何在,
转觉蕉中鹿已非。
沈约空成移带瘦,
陈平自得食糠肥。
世间荣落真常事,
只在吾侪早见机。
回想往昔,我在朝廷中穿着紫色的衣服,
宫里的花开得正盛,柳树依稀可见。
我在思索浦口的珍珠如今在哪里,
忽然感到蕉林中那只鹿已不再存在。
沈约空有瘦弱的身材,却成功地被任用,
陈平只吃些粗粮,却能安然富足。
世间的荣华与衰落确实是常有之事,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早早看清形势。
王翱,明代诗人,生平多为仕途,多有诗作流传。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
《感遇》创作于王翱仕途不顺之际,诗中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感遇》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通过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反思,展现了王翱对人生荣华与衰落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作者回忆自己曾经身处权力中心的情景,紫衣象征着地位,而“宫花汗漫柳依稀”则描绘了那段繁华的美好时光。然而,随着思绪的推进,作者却感到往日的辉煌已成往事,尤其是“寻思浦口珠何在,转觉蕉中鹿已非”二句,表达了对失去的珍贵事物的惋惜。接下来的两句提到沈约和陈平,既为历史人物,又反映出作者的自我感受,沈约的瘦弱与陈平的富足形成对比,凸显出社会对于个人价值的不同评判。最后两句总结出世间的荣落是常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洞察力,及时把握机遇。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应对的智慧。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荣华与衰落的思考,强调要有洞察力和应变能力,体现出深邃的人生哲理。
王翱在诗中回忆的是什么?
A. 过去的权力与地位
B. 未来的理想
C. 生活的琐事
“世间荣落真常事”这句的含义是?
A. 人生无常,荣华与衰落是常态
B. 只有荣华才是真正的生活
C. 生活中没有变化
沈约和陈平分别代表了什么?
A. 个人能力与机会的不同
B. 诗人与历史的对比
C. 不同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