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9:02
水龙吟 题箫史图
作者:赵孟頫 〔元代〕
倚天百尺高台,雕檐画栋撑云表。
夜静无尘,秋魂万里,月明如扫。
谁凭栏干,玉箫声起,乘鸾人到。
信情缘有自,何须更说,姮娥空老。
我将醉眼摩挲,是谁人丹青图巧。
为惜秦姬,堪怜箫史,写成烦恼。
万古风流,传芳至此,交人倾倒。
问双星有会,一年一度,那知清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高耸的楼台,雕刻精美的屋檐和绘画装饰在云间。夜晚静谧无声,秋天的气息远至千里,明月如同被扫过一般。谁在栏杆边凭依,玉箫声响起,乘坐鸾鸟的人到达了。彼此的情缘本就自有天注定,何必再多言,嫦娥也只能白白地老去。我醉眼朦胧,轻轻抚摸着这幅美丽的丹青画,是谁绘制的巧妙呢?为了怀念秦姬,令人怜惜的箫史,竟然写成了烦恼。万古流传风流人物,芳名至今,令人倾倒。问双星是否有约,一年一度的相会,又怎知清晨的晓光呢?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书法风格被誉为“赵体”。他的作品融汇了唐宋以来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元代的书画成就。
《水龙吟 题箫史图》创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的追求和对人生感悟的思考。赵孟頫在此诗中通过描绘高台、明月、箫声等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词在意象的营造上非常出色,开篇即以“倚天百尺高台”构建出一个高远的空间,令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境界。随后,通过“夜静无尘,秋魂万里,月明如扫”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仿佛夜空中的明月照耀着诗人的心灵,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绪的缠绵。
“谁凭栏干,玉箫声起,乘鸾人到”,从这里开始,词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风物融为一体,玉箫声的响起,暗示着美好的约定或相会,然而又带着些许的无奈与惆怅。接着,作者提到“姮娥空老”,这句充满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悟,使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刻。
“我将醉眼摩挲,是谁人丹青图巧”,这里似乎在问那幅画的作者,表达了对美的向往与追求,也流露出一种对过往美好事物的缅怀和珍惜。而最后的“问双星有会,一年一度,那知清晓”,则将整首词推向高潮,双星相会的意象不仅象征着美好的约定,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整首词结构严谨,情感丰富,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赵孟頫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才华。
整首诗强调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珍贵,表达了对于爱情与人生的感慨,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
赵孟頫的《水龙吟 题箫史图》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姮娥空老”中的“姮娥”指的是哪位神话人物?
诗中提到的“玉箫”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