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8:13: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8:13:11
水龙吟 秋城看西溪战舰水阅
作者:陈维崧 〔清代〕
豁然老眼新晴,戍楼下俯秋江远。
严关金鼓,西风彩帜,盈川鹅鹳。
狎水黄头,淩风画鹢,银涛怒捲。
笑喧阗错认,龙舟莲舸,惹士女,倾城看。
潇碧微涵镜面。有周侯庙临溪岸。
乱离重遇,英雄何在,登城长叹。
昔日波平,今朝浪骇,鱼龙蒸变。
渐日斜人静,盈盈蘋蓼,弄陂塘晚。
诗中描绘了秋日的景色,作者在戍楼俯瞰远处的秋江,眼前一片清新。金鼓声在严密的关隘中回响,西风吹动着彩帜,河面上鹅和鹳在悠闲地游弋。水面上,黄头舟在微风中划动,银色的浪涛愤怒地卷起。人们的欢声笑语中,龙舟和莲舸交错而过,吸引了城中的男女百姓前来观看。潇洒的水面如同镜子般平静,周侯庙偎依在溪岸边。乱世之中重逢,英雄在哪里?不禁长叹。昔日的宁静水面,如今却波涛汹涌,鱼龙变幻。渐渐地,日落时分,周围安静下来,水边的蘋蓼在傍晚的湖塘中轻轻摇曳。
陈维崧(约1640-1711),字梦阮,号懋堂,晚号蓉溪,浙江人,清代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豪放,擅长描写山水之美和人文情怀。
《水龙吟 秋城看西溪战舰水阅》作于清代,正值清朝发展水师和海防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水战场景,表达对国家强盛的期望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整首《水龙吟 秋城看西溪战舰水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对秋江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深思。开篇“豁然老眼新晴”,展现了诗人清晰的眼界与开阔的心境,紧接着便是对远方秋江的俯瞰,带出了一种辽阔的视野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的“金鼓”、“彩帜”等词语,不仅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也暗示着战争的紧迫与壮丽。
诗人借助水面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波动与历史的变迁。“昔日波平,今朝浪骇”,用对比手法,既表现了水的宁静与动荡,也象征着人事的变化与世事无常。结尾处“渐日斜人静,盈盈蘋蓼,弄陂塘晚”,则将读者带入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在思考历史与未来的意义。
整首诗以壮丽的水战场景开篇,以静谧的水边晚景收尾,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对国家的深切感悟。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表现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与对过往英雄的追忆。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折射出人事的无常,传达出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
诗中提到的“金鼓”主要象征什么?
A. 战斗
B. 欢乐
C. 自然
D. 诗歌
“昔日波平,今朝浪骇”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宁静
B. 愤怒
C. 怀旧与感慨
D. 幸福
诗的最后一句“盈盈蘋蓼,弄陂塘晚”描绘的是啥场景?
A. 热闹的集市
B. 宁静的傍晚
C. 战斗的场景
D. 豪华的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