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4:45
石坛洗秋露,乔木拥苍烟。
缑山七月笙鹤,曾此上宾天。
为问云间嵩少,老眼无穷今古,
夜乐几人传。宇宙一丘土,
城郭又千年。一襟风,一片月,
酒尊前。王乔为汝轰饮,
留看醉时颠。杳杳白云青嶂,
荡荡银河碧落,长袖得回旋。
举手谢浮世,我是饮中仙。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清晨,石坛上沾满了露水,周围的高树被苍翠的烟雾环绕。缑山在七月时分,笙声悠扬,像是天上的宾客。我想问问云间的嵩山少爷,老眼看尽今古,夜里的欢乐又有几人传颂呢?宇宙不过是一丘土,城郭历经千年。一襟清风,一轮明月,酒杯在面前。王乔为你畅饮,留看醉时的颠簸。远处的白云和青色的山峦,荡漾的银河在碧空中,长袖轻舞得以回旋。举手向浮世道谢,我就是那饮中仙人。
元好问,字天觉,号铁崖,元代诗人、词人,文学家。他的诗词风格自成一派,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水调歌头·缑山夜歌》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缑山的夜景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浮世的超然。
《水调歌头·缑山夜歌》是一首描绘秋夜山水景色的诗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洒脱与对自然的热爱。开篇以“石坛洗秋露”引入,清新的晨露象征着生命的洗礼,紧接着描绘了苍翠的乔木,渲染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环境。诗中提到“缑山七月笙鹤”,这里的“笙鹤”不仅是乐器的声音,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问云间的嵩少,似乎在探讨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诗中“宇宙一丘土”的哲理,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宇宙浩渺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在最后一段,诗人以“举手谢浮世,我是饮中仙”结束,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和对饮酒的陶醉,营造出一种洒脱、自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浮世的超然。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领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缑山”位于哪个省?
“宇宙一丘土”表达了什么样的哲理?
诗中的“酒尊前”指的是?
这两首作品都表达了对酒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具哲理性,李白则更加豪放。元好问的《水调歌头·缑山夜歌》则在自然描绘与人生哲理之间找到了平衡,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