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3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32:09
赠玉峰魏文邦彦
梦想南山掩霭间,
眼明惊见玉峰寒。
风波旧忆横身过,
世事今归袖手看。
贩妇庸儿识名姓,
故乡遗族见衣冠。
临流卜筑平生事,
会就辽东管幼安。
梦中希望能遮掩南山的雾霭,
清晰的目光惊讶地看见了寒冷的玉峰。
往日的风波旧事已在身边掠过,
如今的世事我只愿袖手旁观。
贩卖商品的妇女和普通孩子都识得我的名姓,
故乡的遗族见到我穿戴的衣冠。
临水而筑我平生的事业,
最终能在辽东与幼安相会。
元好问(1190-1257),字子美,号天隐,金代诗人、词人、学者。他的诗风以豪放、清新著称,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自然景色等。元好问的诗词在金朝的文人中颇具影响力。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表达了他对故乡和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诗中提到的“玉峰”象征着他内心的高洁追求,而日常生活的琐事则让他感受到世态的繁杂。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比。开篇以“梦想南山掩霭间”引入,表达了对于理想境界的渴望;接着“眼明惊见玉峰寒”则展现了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和对理想的向往,意象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在“风波旧忆横身过”中,诗人回顾了曾经的种种经历,似乎在感慨生活的不易,而“世事今归袖手看”又显露出他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与淡然,显示了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后半部分转向对故乡的思念和生活的反思,“贩妇庸儿识名姓”中展现了与普通人相联系的情感,而“故乡遗族见衣冠”则指向身份与归属感的失落。
结尾的“临流卜筑平生事”,让人感受到一种归隐的理想与对未来的憧憬,显示出诗人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对比中流露出深邃的哲思,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元好问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的诗歌才华。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反映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故乡的怀念,同时也揭示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选择。
这些意象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生和故乡的深刻思考。
“梦想南山掩霭间”中的“南山”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追求
C. 朋友
诗中提到的“风波”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现象
B. 人生的经历与波折
C. 旅行的经历
诗人选择“袖手看”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A. 积极参与
B. 超然淡泊
C. 忍耐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