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缑山置酒》

时间: 2025-04-28 06:36:12

诗句

灵宫肃清晓,细柏含古春。

人言王子乔,鹤驭此上宾。

白云山苍苍,平田木欣欣。

登高览元化,浩荡融心神。

西望洛阳城,大路通平津。

行人细如蚁,扰扰争红尘。

蓬莱风涛深,鬓毛日夜新。

殷勤一杯酒,愧尔云间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36:12

原文展示

灵宫肃清晓,细柏含古春。
人言王子乔,鹤驭此上宾。
白云山苍苍,平田木欣欣。
登高览元化,浩荡融心神。
西望洛阳城,大路通平津。
行人细如蚁,扰扰争红尘。
蓬莱风涛深,鬓毛日夜新。
殷勤一杯酒,愧尔云间人。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的灵宫中,空气肃穆安宁,细长的柏树上蕴含着古老的春意。人们说王子乔乘着鹤驾来这里做贵宾。白云环绕的山峦显得苍翠,平坦的田野中树木生机盎然。我登高远眺,观赏着大自然的变化,心神也随之浩荡开阔。向西看去是洛阳城,大路通向平津。来往的行人如同蚂蚁一般,纷扰地争抢着世俗的红尘。蓬莱的风浪深邃,我的鬓发在日夜的洗礼中逐渐变新。恳切地敬上一杯酒,心中惭愧你是那云间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灵宫:指清晨的灵气充盈的宫殿。
  • 王子乔:传说中的人物,因乘鹤而被称赞。
  • 鹤驭:鹤的车驾,象征着高贵。
  • 元化:指自然的变迁和变化。
  •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长生不老和超脱世俗。
  • 红尘:指世俗生活中的纷扰与烦恼。

典故解析:

  • 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王子乔因乘鹤而受到重视,象征着高洁和超凡。
  • 蓬莱:在中国文化中,蓬莱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代表着人们对长生和自由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雪坡,元代诗人、词人、学者,仕途坎坷,心系家国,作品多涉及历史、哲理和人情。其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常以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诗人身处动荡的社会,面对世俗纷扰,常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索。诗中描绘的高山、白云、洛阳城等意象,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缑山置酒》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灵宫和苍翠的山川,营造出一种空灵脱俗的氛围,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王子乔和蓬莱的传说,象征着诗人对超脱和自由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诗中“登高览元化”一句,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胸怀与开阔的心境。而“行人细如蚁,扰扰争红尘”则揭示了世俗生活的忙碌与纷扰,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邃。最后以“殷勤一杯酒”作结,表达了对身处世间的人的惭愧与敬意,体现了诗人在世俗与超脱之间的挣扎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灵宫肃清晓:描绘清晨的灵宫,气氛肃穆而清新。
  2. 细柏含古春:细长的柏树蕴藏着古老的春意,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3. 人言王子乔:提到王子乔,象征着高贵与超凡。
  4. 鹤驭此上宾:鹤驾的高贵地位,进一步强调王子乔的非凡。
  5. 白云山苍苍:描绘了苍翠的山峦,营造自然的氛围。
  6. 平田木欣欣:田野的生机与繁荣。
  7. 登高览元化:高处眺望自然的变化,表现开阔的视野。
  8. 浩荡融心神:心神随之开阔,感受到自然的力量。
  9. 西望洛阳城:向西眺望洛阳城,体现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10. 大路通平津:交通的便利与繁华的象征。
  11. 行人细如蚁:比喻来往行人繁多而微小,反映世俗的纷扰。
  12. 扰扰争红尘:人们在世俗生活中争抢,暗示人生的繁杂。
  13. 蓬莱风涛深:提到蓬莱,象征对理想的向往。
  14. 鬓毛日夜新:日夜更迭,象征岁月的流逝。
  15. 殷勤一杯酒:恳切地敬上酒,体现情感的真挚。
  16. 愧尔云间人:对云间人的惭愧,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行人细如蚁”,通过比喻形象化了行人的繁多。
  • 对仗:诗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世俗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烦扰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人生的反思与对美好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宫:象征超然与清净。
  • 王子乔:象征高贵与理想。
  • 白云、苍山:自然的美与生机。
  • 洛阳城: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 蓬莱:理想与超脱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子乔”象征什么? A. 世俗繁华
    B. 高贵与超凡
    C. 个人奋斗

  2. “行人细如蚁”一句中,蚁的比喻主要意图是什么? A. 描述行人的人数众多
    B. 表达行人的微不足道
    C. 强调行人的急促

  3. 诗中提到的“蓬莱”代表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超脱
    C. 世俗财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缑山置酒》与王之涣的《登高》均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对人生的思考。王之涣的诗中更多地强调自然的壮丽,而元好问则在自然中融入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哲理的思考,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好问诗文集》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晴和应宁诸君韵二首 其二 送袁道士还任南京朝天宫 戏效原博坡书辱诗见遗因次韵 闲居漫兴十首 其七 泰和罗氏家传四图诗 其二 德政 与隆平侯张公宣城伯卫公游灵应观 柳岸垂纶 茅屋松声 雨中种竹 乔师召编修挽诗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脔的词语有哪些 苦难深重 包含解的成语 面红面绿 恢扬 鱼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一毫不染 包含床的成语 雨字头的字 包含团的词语有哪些 贞观 难作于易 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负气仗义 陈熟 闲谍 小考 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