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8:01
《金缕曲 唁沈山灵悼亡》
作者: 顾宪融
湿透青衫袖。最无端鸾离鹄别,钗分镜剖。
从古宝鬘云易散,何况瑶台佳偶。怅春到荼蘼开后。
一片红鹃留不住,遍青山啼的东阳瘦。
酸切处,怕回首。年时我亦伤春够。
数新词吊花哭月,十之八九。
须信才人多薄福,更不如君还有。
只几见白头厮守。噙泪看天何梦梦,
试相携同把灵阍叩。返魂术,可知否。
诗中的情感表达了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无奈。作者感叹自己身上的青衫已被泪水湿透,表达出对死亡的悲痛。无缘无故的离别让人感到无奈,像是美好的爱情最终也难免分离。历史上美好的爱情常常难以长久,更何况在这个瑶台之上,佳偶也终究难以相守。春天过去,花香已逝,一只红鹃鸟在青山中悲鸣,回想往昔,心中充满了酸楚。时光荏苒,自己也曾为春天的流逝而伤感。写下的新词,都是为花哭月的悲情,令人感到失落。才子多薄命,反而不如你我之间的情谊珍贵。可惜相守白头的机会寥寥,泪眼看天,仍旧在梦中徘徊,试着携手共叩灵阍,是否能找到返魂的办法呢?
作者介绍:顾宪融(生卒年不详),近代著名词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细腻、哀婉。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悼念好友沈山灵之际,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沈山灵的去世,让顾宪融感受到生死分离的痛苦,故写此词以寄托哀思。
《金缕曲 唁沈山灵悼亡》以极富情感的笔触描绘了生死离别的悲痛。诗人在开头即以“湿透青衫袖”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展现出对亡者的深切悼念。接着,作者通过“鸾离鹄别,钗分镜剖”这一比喻,表现出情感的脆弱和无常。整首词的情感层层递进,从对离别的无奈到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最终引向对爱情与人生的反思。尤其是“须信才人多薄福,更不如君还有”一句,体现了对命运的无奈与对友谊的珍视。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失去的无尽惋惜,展现了顾宪融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悼亡为主题,表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对爱情与友谊的珍视,突显了人间离别的苦痛和对美好回忆的追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湿透青衫袖”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鸾离鹄别”中的“鸾和鹄”象征的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灵阍”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