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2:39
作者: 李玉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篆缕销金鼎。醉沈沈庭阴转午,画堂人静。
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
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
云鬓乱,未忺整。江南旧事休重省。
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倩。
月满西楼凭栏久,依旧归期未定。
又只恐瓶沈金井。
嘶骑不来银烛暗,枉教人立尽梧桐影。
谁伴我,对鸾镜。
金鼎上的篆缕已经消逝,醉意渐浓,午后的庭院中显得沉静,画堂内人声寂静。
芳草和王孙草不知道去向何处,只有杨花飘散在小径上。
春意渐浓,玉枕上沉沉的春梦醒来。窗外的残红花瓣透出春意,心中无聊,酒意渐淡,感到厌倦。
头发凌乱,未曾梳理。过去的江南旧事不再细想。
在天涯海角寻求消遣,断鸿难以依恋。
月光洒满西楼,我在栏杆边徘徊,归期依旧未定。
又担心瓶子沉入金井。
骑马的人没有到来,银烛也暗淡,徒然让我在梧桐树影下伫立。
谁能陪伴我,对着镜子独自神伤。
作者介绍: 李玉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词风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春日,描写了春天的情景和个人的孤独情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波动。
《贺新郎 春情》是一首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个人孤寂和思念的词作。开篇以“篆缕销金鼎”引入,营造出一种华美而又稍显凋零的氛围,暗示着过去的繁华已不复存在。接着,诗人描绘了春意盎然的庭院,但却因缺少生气而显得冷清,反映出内心的孤单与忧伤。“芳草王孙知何处”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或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随着词句的推进,词人逐渐表达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个人境遇的无奈。“渐玉枕腾腾春醒”中的“玉枕”象征着美好而又虚幻的梦境,春天的到来反而让人清醒,带来的是对现实的无奈与烦恼。最后,词中反复出现的“未定”、“难倩”等词语,突显了词人的无助与期待,整首词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
诗词测试:
《贺新郎 春情》的作者是?
“芳草王孙知何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词中提到的“月满西楼”象征什么?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