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婆罗门引 兖州龙兴阁感遇》

时间: 2025-05-01 00:31:53

诗句

峄山霁雪,九层飞观郁峥嵘。

风烟画出新亭。

老眼来今往古,天地两无情。

但浮云平野,短日芜城。

酒狂步兵。

书与剑、此飘零。

为问云间鸡犬,几度丹成。

停杯不语,竟何用、千秋身后名。

休自倚、湖海平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1:53

原文展示

《婆罗门引 兖州龙兴阁感遇》

峄山霁雪,九层飞观郁峥嵘。
风烟画出新亭。老眼来今往古,
天地两无情。但浮云平野,短日芜城。
酒狂步兵。书与剑此飘零。
为问云间鸡犬,几度丹成。
停杯不语,竟何用千秋身后名。
休自倚湖海平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峄山上的雪后景色和九层高楼的壮丽。烟雾缭绕,仿佛画出了新亭的轮廓。老眼看着今昔,感叹天地无情。浮云在平原上漂浮,短暂的日光映照着荒凉的城池。酒狂的步兵,书和剑如同随风飘零。问那云间的鸡犬,几次才能完成丹成?停下杯子不再言语,究竟何必追求千秋身后的名声?不要自以为是,依赖湖海的平生。

注释

  • 峄山霁雪:峄山是山名,霁雪指雪后晴天。
  • 九层飞观:指高耸的观景楼,象征高远的视野。
  • 天地两无情:感叹天地的冷漠无情。
  • 浮云平野:浮动的云彩在广阔的平原上飘荡。
  • 酒狂步兵:形容士兵们醉酒后狂放的状态。
  • 丹成:指修炼成道,达到理想的境界。
  • 千秋身后名:指身后千年后的名声,强调无常与名利的虚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子乔,山东兖州人,元代诗人、词人。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风格独特著称,特别是在抒情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在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和动乱后,对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的冷漠产生了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诗歌鉴赏

《婆罗门引 兖州龙兴阁感遇》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诗人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切入,描绘了峄山雪后的壮丽以及九层观景楼的巍峨,展现了一个宁静却又略显苍凉的世界。通过“老眼来今往古”的感叹,诗人引发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往的眷恋。

在此诗中,诗人不仅仅在描述外在的自然景象,更是在表达内心的感受与对人生的感悟。浮云、短日、芜城,三者交织,构成了一个略显萧条的意境,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无情感受。接着,诗人以“酒狂步兵”来引入人世间的繁华与浮躁,显示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他质问云间的鸡犬,几度才能成就理想,反映出对追求的困惑与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最后,诗人以“停杯不语”自问,反思自身的追求与成就,强调了对千秋名声的淡漠。这种对名利的超脱,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带有一种哲学的思考色彩。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壮丽,更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峄山霁雪,九层飞观郁峥嵘。
    描述了峄山在雪后晴天的景象和高耸的观景楼,表现出自然的壮丽。

  2. 风烟画出新亭。老眼来今往古,天地两无情。
    风烟如画,令人联想到新亭的轮廓,老眼回首今昔,感叹天地的冷漠。

  3. 但浮云平野,短日芜城。
    浮云在平原上漂浮,短暂的日光照耀着荒芜的城池,反映出时间的无情。

  4. 酒狂步兵。书与剑此飘零。
    士兵们在醉酒后狂放不羁,书与剑都在风中飘零,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5. 为问云间鸡犬,几度丹成。
    质疑云间的鸡犬,几次能修成理想,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困惑。

  6. 停杯不语,竟何用千秋身后名。
    停下酒杯不再言语,质问千秋名声的意义。

  7. 休自倚湖海平生。
    不要自以为是,依赖湖海的平生,强调对名利的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增强诗意。
  • 对仗:如“老眼来今往古,天地两无情”,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浮云、短日等自然景象被赋予情感,使意境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诗人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反思自身的价值,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峄山:象征高远与坚定。
  2. 霁雪:代表清新与新生的希望。
  3. 浮云:象征生命的无常与短暂。
  4. :代表人世间的欢愉与放纵。
  5. 书与剑:象征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峄山霁雪”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雪后晴天
    • B. 雷电交加
    • C. 暴风骤雨
  2. 诗人对名声的态度是?

    • A. 渴望追求
    • B. 视若无睹
    • C. 急于成就
  3. “酒狂步兵”中“酒”所代表的含义是?

    • A. 饮酒作乐
    • B. 勇敢作战
    • C. 忍耐生活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元好问的《婆罗门引》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探讨人生的哲理,但元好问更为沉静、深刻,而李白则更为豪放、洒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好问集》
  2. 《元诗选》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涵盖了对《婆罗门引 兖州龙兴阁感遇》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 元旦与鹭山过月轮山久坐 临江仙 其五 妓有体气 临江仙 南京莫愁湖 临江仙 临江仙(同前) 临江仙二十首 其二十 故曲 临江仙 寿张都运父 临江仙 正月十七雪后清晨燕园作 临江仙(九之五) 临江仙 城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逖听遐视 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鹊岩 以天下为己任 歺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包含蕴的词语有哪些 福寿绵绵 移根接叶 干酒 屮字旁的字 佯轮诈败 亮敞 足字旁的字 见鞍思马 和氏之璧,隋侯之珠 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