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步虚词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1 01:45:00

诗句

琪树明霞碧落宫,歌音袅袅度泠风。

人间听得《霓裳》惯,犹恐钧天是梦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5:00

原文展示:

琪树明霞碧落宫,歌音袅袅度泠风。
人间听得霓裳惯,犹恐钧天是梦中。

白话文翻译:

在碧蓝的天空下,琪树在晨霞中辉映,悠扬的歌声随着清风飘荡。
人间的人们听惯了霓裳羽衣的乐曲,却仍然怕这美好的世界只是一场梦。

注释:

  • 琪树:美玉般的树,象征美好。
  • 明霞:明亮的朝霞,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象。
  • 碧落宫:指天上宫殿,象征仙界或理想境界。
  • 歌音袅袅:形容歌声轻柔而缥缈。
  • 霓裳:霓裳羽衣,指美丽的服装,常用于形容仙女的衣服。
  • 钧天:广阔的天空,通常指代天上的神仙世界。
  • 梦中:梦境,强调一种虚幻和不真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谋,号天籁,金朝诗人,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豪放,兼具词韵之美,善于抒情,常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元好问的晚年,彼时他对人生的思考愈加深刻,常常将现实与理想、梦境与真实结合在一起,通过诗歌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又梦幻的场景。开篇的“琪树明霞碧落宫”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如幻的境界,明亮的朝霞和美丽的琪树相映成趣,勾勒出一个理想的世界。接着,悠扬的歌声在清风中飘荡,仿佛是来自仙界的乐音,令人沉醉。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现实,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惋惜与不安,人间的习惯让人无法分辨梦与现实,这种对美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化了诗的主题。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和情感的流露上都极具艺术魅力,体现了元好问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也让人感受到那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琪树明霞碧落宫:画面展现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琪树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动人,似乎与天宫相连。
  • 歌音袅袅度泠风:歌声在微风中轻轻飘荡,描绘出一种轻柔的音乐氛围,令人陶醉。
  • 人间听得霓裳惯:人们习惯了这种美妙的音乐,似乎对生活中的美已不再感到惊奇。
  • 犹恐钧天是梦中:诗人担心这份美好其实是虚幻的,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琪树和明霞比作美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理想化的氛围。
  • 拟人:歌声被赋予了生命,仿佛在与风互动,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平衡,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反思和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琪树:象征美好与纯洁。
  • 明霞:象征希望与光明。
  • 碧落宫:象征理想中的仙境。
  • 霓裳:象征美丽与优雅。
  • 梦中:象征虚幻与不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琪树”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与纯洁
    c) 冷漠

  2. “歌音袅袅”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欢乐的聚会
    b) 悠扬的乐声
    c) 悲伤的告别

  3. 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受是: a) 满足与快乐
    b) 无奈与惋惜
    c) 漠然与冷酷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感慨,表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描绘美丽月夜的同时,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思考,情感深厚。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元代文学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少鹤 悼润臣 悼龙翰臣方伯 早秋湖阁望西樵 送何不偕之潮州 舟宿 次蒋颖叔韵 潭岚院 巡边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阉割 比字旁的字 班门调斧 夜以续日 黑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士死知己 枯形灰心 手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推阻 力结尾的成语 金粉豪华 乔妆改扮 不明底蕴 矢液 包含穑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童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