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6:44
满江红·内乡作
作者:元好问
老树荒台,秋兴动悠然独酌。秋也老江山憔悴,鬓华先觉。人到中年原易感,眼看华屋归零落。算世间惟有醉乡民,平生乐。凌浩荡,观寥廓。月为烛,云为幄。尽百川都酿,不供杯杓。身外虚名将底用,古来已错今尤错。唤野猿山鸟一时歌,休休莫。
在荒凉的老树和台上,我悠然自得地独自饮酒。秋天让江山变得憔悴,我的鬓发也开始变白。人到中年,自然容易感伤,看着繁华的房屋日渐凋零。世间唯有醉酒的乡民才是真正的快乐。望着浩瀚的天地,月亮像蜡烛,云彩如帐篷。所有的江河都在酿酒,却无法提供酒杯和勺子。身外的虚名有什么用呢?古代便已错了,今时更是如此。呼唤山中的猿猴和鸟儿一同歌唱,休息吧,别再追逐了。
作者介绍:元好问(1250-1320),字天锡,号澹然,元代诗人、词人,出身于士大夫家庭,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的诗词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时期政治动荡,社会不安,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纷扰世事的看淡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满江红·内乡作》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老树荒台”引入,给人一种萧瑟的秋意,映衬出内心的孤独和感伤。随着诗句的发展,作者对中年人的感受进行了反思,意识到生命的流逝和繁华的凋零。尤其在“算世间惟有醉乡民,平生乐”这一句中,作者提出了对生活的思考,认为醉酒的乡民才是真正的快乐,体现了他对名利的无所谓态度。
整首诗在情感上波动起伏,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展现了浩瀚的宇宙和渺小的人生,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最后通过呼唤自然的声音,表达出一种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令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豁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名利的轻视,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诗词测试:
“老树荒台”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诗中“醉乡民”指的是?
诗人对“身外虚名”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