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0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07:40
《三阁图》
作者:杨维桢 〔元代〕
金陵新阁空中起,
虎踞龙蟠凤双掎。
沈檀雕柱阚玉螭,
丽华吹笙綵云里。
水晶帘空滤明月,
三十六宫白于水。
红尘巴马四百秋,
五城步障五花毬。
綵缯山头盖宫殿,
山前十二银潢流。
健娥五百曳锦缆,
金莲吐影上下金银州。
二三狎客混歌舞,
中有酒悲泪如雨。
嘉州讽谏三阁图,
秦川别幸千花株。
回鹃队,鸦群呼,
夜半卷土昌泸渝。
黄茅缚髻口衔璧,
草降表,王中书。
呜呼,玉树声中作唐虏,
门外崇韬是擒虎。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南京)的一座新阁楼从空中升起,犹如虎踞龙蟠,凤双掎。阁楼的柱子用檀木雕刻而成,雕饰着玉螭,宛如在彩云间吹奏的乐曲。水晶帘下过滤着明月的光辉,三十六宫的景象如同白水一般清澈。诗人感慨于红尘中的悲欢离合,四百年的岁月如同五城的障碍和五色的球。彩缯飘扬在山头上,掩盖了宫殿,山前的河流如十二条银带流淌。五百位仙女拖着锦缆,金莲的影子在上下摇曳。二三位客人混在歌舞中,酒中流淌着悲伤的泪水。嘉州的人讽刺三阁图,秦川的别离让花株千般折磨。夜半时分,黄鹂和乌鸦的声音交替,仿佛卷土重来,昌泸渝。黄茅缚髻的女子口衔玉璧,草降表的王中书,唉,玉树声中竟成了唐朝的敌人,门外的崇韬正擒住了老虎。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宗子,号天池,生于浙江,后移居南京。其诗风清新、豪放,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历史感。
《三阁图》创作于元代,正值历史变迁之际。诗中描绘的金陵新阁,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三阁图》是一首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诗作,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致的细节描绘了金陵的美丽与历史的厚重。诗的开头“金陵新阁空中起”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般的场景,伴随着“虎踞龙蟠”的气势,展现了这座城市的雄伟和风华。诗中提到的“水晶帘”和“三十六宫”不仅是对古代建筑的描绘,也象征着文化的繁荣与历史的延续。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二三狎客混歌舞,中有酒悲泪如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对欢愉背后孤独的深刻认知。同时,诗的结尾部分“玉树声中作唐虏,门外崇韬是擒虎”则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显示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
整首诗在抒情与叙事中游刃有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全诗通过描绘金陵的美丽与历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忧虑。
《三阁图》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维桢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金陵”是哪座城市的古称?
A. 北京
B. 西安
C. 南京
D. 杭州
“水晶帘空滤明月”中,水晶帘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清澈与宁静
C. 繁华
D. 悲伤
诗中提到的“健娥”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仙女
C. 丑陋的女人
D. 老人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历史的赞美
B. 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C. 对权力的渴望
D. 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