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2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20:06
蹋鞠复蹋鞠,佳人当好春。
金刀剪芙蓉,纫作满月轮。
落花游丝白日长,年年他宅媚流光。
绮襦珠络锦绣裆,草裀漫地绿色凉。
揭门缚綵观如堵,恰呼三三唤五五。
低过不坠蹴忽高,蛱蝶窥飞燕回舞,
步矫且捷如凌波。轻尘不上红锦靴,
扬眉吐笑颊微涡。
江南年少黄家多,刘娘刘娘奈尔何!
只在当年旧城住,门前一株海棠树。
再一次踢蹴鞠,佳人正值美好春光。
金刀剪下的芙蓉花,编成的满月形状。
落花随风飘荡,白日漫长,年年在他家中流连。
华丽的衣裳,珠饰的锦绣衣襟,草地上铺满了凉爽的绿。
打开门,彩色的观众如墙般围住,正好呼唤三三和五五。
球踢得低却不跌落,忽然高飞,蝴蝶窥视,燕子回舞,
步伐矫健如同凌波。轻尘不沾红色的锦靴,
微微一笑,脸颊上泛起涟漪。
江南年轻的黄家人多,刘姑娘啊,你该怎么办!
只是在那年旧城居住,门前有一株海棠树。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子华,号云溪,浙江人。以工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景物与人情,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本诗创作于春季,描写了年轻女子在蹴鞠游戏中活泼的姿态,表达了对青春的赞美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蹋鞠歌赠刘叔芳》是一首生动描绘春日青春活力的诗作。全诗通过蹴鞠这一运动,将女子的灵动与自然的美景相结合,展现出一种青春洋溢的气息。开篇即以“蹋鞠复蹋鞠,佳人当好春”导入,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春天场景。这里的“佳人”不仅是对刘叔芳的称赞,更是对所有年轻女子的赞美。
诗中用“金刀剪芙蓉,纫作满月轮”描写了女子身上的装饰,细腻而富有想象力,展现了少女的娇美与优雅。接着,诗人描绘了春日的自然景观和蹴鞠的乐趣,落花、游丝与白日的长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日画卷。
“低过不坠蹴忽高,蛱蝶窥飞燕回舞”,描写了蹴鞠的灵动与活泼,仿佛可以看到少女在草地上轻盈的步伐,带着青春的气息,跃动在春光中。最后,诗人感叹“江南年少黄家多,刘娘刘娘奈尔何”,在欣赏青春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思念,仿佛在追忆那段美好的时光,而“门前一株海棠树”则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与记忆的珍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青春无常、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令人心生共鸣。
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青春与美好时光的珍惜,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感叹。整体情感基调温柔而又略显惆怅,给人以深思。
“蹋鞠复蹋鞠”中的“蹋鞠”是指:
A. 一种舞蹈
B. 一种球类游戏
C. 一种传统乐器
D. 一种美食
诗中提到的“佳人”主要指的是:
A. 对象不明
B. 刘叔芳
C. 诗人的母亲
D. 其他女性
诗中提到的“海棠树”象征:
A. 生命的延续
B. 美好的回忆
C. 新的开始
D.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