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2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23:52
九月九如三月三,
五湖山水尽清酣。
西瞻林屋三天近,
南上风帆一日贪。
潮蹴滟堆青不动,
雨悬花洞气长谽。
月中箫鼓神君殿,
云下龙鸾帝子骖。
猛虎护林依董奉,
毒蛇避井施苏耽。
胭脂塘暗清尘起,
缥缈峰高碧落参。
落日大堤花杲杲,
西风茂苑草毵毵。
越人仕倦秋思枣,
吴女情多夜擘柑。
自是王仁僧好伴,
为予善唱望江南。
每年的九月九日就像三月三那样,
五湖四海的山水都酝酿着清醇的酒意。
向西眺望,林屋如同三天近,
向南扬帆,贪恋着一天的旅程。
潮水拍打着滩涂,青色波涛静止不动,
雨水悬挂在花洞,气氛悠然长久。
月下的箫声和鼓声在神君殿响起,
云下的龙鸾与帝子共乘飞车。
猛虎守护森林,仿佛依靠董奉,
毒蛇逃避井边,仿佛施苏耽的庇护。
胭脂塘里暗藏着清尘飞起,
缥缈的高峰直入碧落天际。
落日映照着大堤,花儿灿烂绚丽,
西风吹拂着茂密的苑林,草儿繁茂。
越地人儿对秋天感到疲倦,思念着枣树,
吴地女子情意缠绵,夜晚擘开柑橘。
这正是王仁僧的好伴侣,
为我唱着《望江南》的美妙乐曲。
作者介绍:杨维桢(1280-1350),字景云,号雪昇,元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表现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一种对节日的欢愉与思乡之情。
杨维桢的《纪梦中作书遗报复元》是一首描写重阳节的诗词,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开篇以“九月九如三月三”引入,巧妙地将重阳节与春天的上巳节相联系,表现出一种时光的流转与节日的轮回。诗中描绘了五湖山水的醉人景色,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陶醉。
诗中“西瞻林屋三天近,南上风帆一日贪”两句,展现出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生活的热情。接下来的意象丰富多彩,如“潮蹴滟堆青不动”“雨悬花洞气长谽”,通过细腻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清幽的山水之间。最后的“越人仕倦秋思枣,吴女情多夜擘柑”,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营造出一种思乡之情。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生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节日的欢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节日的欢愉,流露出浓厚的思乡之情和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月九”是哪个节日?
诗中哪一句描绘了秋天的思乡之情?
诗中提到的王仁僧是指哪位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杨维桢的《纪梦中作书遗报复元》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在对自然的描绘上都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但王维更注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孤寂,而杨维桢则更强调节日的欢愉与人际的情感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