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2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20:26
玉山以诗见招用韵奉答二首 其二
沧楼诗招箫史凤,
莲艇或踏琴高鱼。
卷尽芙蓉秋万顷,
瀛洲信有玉人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美丽景象。诗中提到“沧楼”与“箫史凤”,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诗歌交流;“莲艇”与“琴高鱼”则展现了水边的优雅与宁静。最后两句描绘了广阔的芙蓉花田与神话中的瀛洲,象征着理想的境地与美好的居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字廷秀,号涧斋,晚号云山老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杨维桢的作品常反映其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的一个秋日,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友人相约吟唱,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元代文人追求精神寄托的心态。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清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首句“沧楼诗招箫史凤”通过高楼与音乐的结合,描绘了一种雅致的氛围,仿佛在高楼之上,箫声悠扬,吸引着如凤凰般的才子佳人,彰显了文人雅士的聚会与交流。接下来的“莲艇或踏琴高鱼”,则通过“莲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意境,水面上轻舟荡漾,似乎在诉说着自然的和谐美。
后两句“卷尽芙蓉秋万顷,瀛洲信有玉人居”,通过“卷尽”的描写,展现出秋天的广阔与深邃,芙蓉花的盛开更是映衬出秋天的美丽。而“瀛洲”的提及则将诗意推向了理想与超脱,诗人渴望的美好生活化为对仙境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谊、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追求,既有对现实的感悟,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在面对秋天的感慨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莲艇”象征什么?
A. 劳作的辛苦
B. 优雅与美丽
C. 战斗的勇气
D. 知识的渊博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瀛洲”是传说中的___。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秋天是一个令人忧伤的季节。(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