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35
悼灵座主
作者: 行端 〔元代〕
道不分年少,朝闻夕可亡。
讲精文彻梵,吟好句谐唐。
托质思他界,遗骸厌此方。
台宗旧游在,名共白云香。
这首诗表达了对一位灵座主的悼念。诗人认为,生命的长短并不在于年龄,早晨听闻的事情,傍晚可能就会消失。诗人赞美了高深的文采,称赞唐代的诗句优美。诗人希望能够超越现实,追寻另一个境界,然而对这具遗骸感到厌倦。他回忆起与宗教的旧游,留下的名声与白云的香气相伴。
行端是元代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风格体现了元代文学的特征,尤其是在对人生无常和宗教思想的探讨上。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对生死、宗教的思考有关,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动荡与个体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悼灵座主》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悼念诗,诗人通过对灵座主的追忆,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道不分年少,朝闻夕可亡”直入主题,强调无论年纪大小,生命都是短暂的,早晨所闻的道理,晚间可能就会失去,让人感受到一种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接下来的“讲精文彻梵,吟好句谐唐”则展示了诗人对文化和文学的热爱,表明了他对美好诗句和深刻道理的追求,这种追求似乎在他看来是超越生死的力量。后面两句“托质思他界,遗骸厌此方”则流露出一丝对现世的厌倦与逃避,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的“台宗旧游在,名共白云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通过回忆与台宗的交往,强调了名声的渺小与虚幻,白云的香气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存在,映射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不变真理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韵深厚,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宗教文化的敬仰,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优秀诗作。
整首诗以悼念的形式探讨了生命的无常、文化的传承以及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达了对现世的厌倦和对更高精神世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与人文关怀。
诗中“朝闻夕可亡”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A. 生命的长久
B. 生命的短暂
C. 生命的永恒
D. 生命的无聊
“白云香”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名声的持久
B. 美好而短暂的存在
C. 物质的财富
D. 个人的成就
诗人对现世的态度是?
A. 热爱
B. 厌倦
C. 无所谓
D. 安于现状
行端与李白的作品中,都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但李白更强调享乐与豪情,而行端则更多地流露出对宗教与理想的追求。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的纵情,而行端的《悼灵座主》则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对更高精神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