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窦秀才》

时间: 2025-04-29 05:00:59

诗句

晴原高下细如鳞,树转城回路欲分。

望月西楼人共远,跃鞍南陌草初薰。

短亭山翠偏多叠,送目鸿惊不及群。

一驿赋成应援笔,好凭飞翼寄归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00:59

原文展示:

送窦秀才
欧阳修 〔宋代〕
晴原高下细如鳞,树转城回路欲分。
望月西楼人共远,跃鞍南陌草初薰。
短亭山翠偏多叠,送目鸿惊不及群。
一驿赋成应援笔,好凭飞翼寄归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送别友人窦秀才的情景。在晴朗的原野上,地面起伏如鱼鳞般细腻,树木环绕着城镇,路途似乎要分开。望着西楼上的明月,离别的情景让人心生远望。骑马在南面的小道上,草色刚刚被晨风轻拂,散发出清新的气息。短亭与山的翠绿相映,层层叠叠,目送鸿雁飞去,却不及那群雁的远行。写下这首诗歌,愿借助飞翔的翅膀,将我的思念寄托在云端。

注释:

  • 晴原:晴朗的原野,这里指开阔的田野。
  • 细如鳞:形容地面起伏细腻,就像鱼鳞一样。
  • 树转城回:树木环绕,城镇似乎在转动。
  • 跃鞍:指骑上马,跃起的动作。
  • 草初薰:初春的草刚刚滋生,散发出清香。
  • 短亭:指小亭子,作为休息或送别的地方。
  • 鸿惊:鸿雁飞去,令人惊讶。
  • 寄归云:将思念寄托在云端,表达离别的情感。

典故解析:

  • 月亮:在古代诗词中,月亮常常用来象征思念与离别。
  • 鸿雁:鸿雁是传递书信和情感的象征,常在送别诗中出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其诗词兼具文人雅致与民间风趣,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欧阳修与友人窦秀才的送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和离愁。正值宋代中期,社会相对安定,文人之间的交往频繁,诗歌成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诗歌鉴赏:

《送窦秀才》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深刻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欧阳修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开篇“晴原高下细如鳞”,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晴朗的原野,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与心境。接着,诗人通过“树转城回路欲分”的描写,表现出离别的迫切与不舍。西楼的明月象征着思念,诗人在这宁静的时刻,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与牵挂。

“跃鞍南陌草初薰”则描绘了送别时的场景,草色新绿,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同时也暗含着离别的惆怅。后半部分“短亭山翠偏多叠”,通过层叠的山景,进一步表现出送别的情景和心情的复杂。最后一句“好凭飞翼寄归云”,则是深情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希望将思念化作云中之翼,伴随友人归去的愿景。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渗透其中,展现了古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无奈,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原高下细如鳞”:描绘晴朗的田野,起伏的地面如同细小的鱼鳞,形象生动。
  2. “树转城回路欲分”:树木环绕,似乎要将城镇隔开,表现出离别的无奈。
  3. “望月西楼人共远”:在西楼上看月亮,暗示离别时的共同思念。
  4. “跃鞍南陌草初薰”:骑马行驶在南面的道路上,草木初生,清新的气息弥漫。
  5. “短亭山翠偏多叠”:小亭与青山相映,层层叠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6. “送目鸿惊不及群”:目送鸿雁飞去,感叹离别的情景令人惊讶。
  7. “一驿赋成应援笔”:在驿站写下这首诗,作为对友人的祝福。
  8. “好凭飞翼寄归云”:愿将思念化作飞翔的云,寄托给远方的友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细如鳞”,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景象。
  • 对仗:整首诗的句子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和美感。
  • 象征:月亮、鸿雁作为思念与离别的象征,富有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离别时的惆怅与祝福,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晴原:象征开阔的心境和美好的希望。
  • 明月:象征思念与离别的情感。
  • 鸿雁:象征友情和通信,寄托思念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晴原高下细如鳞”中的“细如鳞”形容的是: A. 田野的起伏
    B. 树木的样子
    C. 城镇的建筑
    D. 河流的流动

  2. 诗中提到的“跃鞍南陌草初薰”中,骑马的方向是: A. 北
    B. 南
    C. 东
    D. 西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
    C. 对人生的感慨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李叔同
  • 《送友人》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送别》:同样表达送别与思念,但更加侧重于情感的直接表达。
  • 《送友人》:通过景物描写,展现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惆怅。

参考资料:

  • 《欧阳修集》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呈潘潭州十首 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馀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追集途中所作得诗十有二首 其二 玉汝从溧阳来辱李晦庵以诗问讯次韵寄答二首 其二 即事呈斯远三首 寄李处州 楼步 丛桂 次韵呈审知 九日病中无酒无菊寄王信州老谢丈 梅花用东坡惠州韵呈子进昆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扩股 鹄峙 一重一掩 童芷苓 击玉敲金 釒字旁的字 包含藤的词语有哪些 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生的成语 一叶两豆 粗株大叶 计开头的成语 力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唶吮 逆天而行 加油加醋 三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