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3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4:59
夕照留歌扇,余辉上桂丛。
霞光晴散锦,雨气晚成虹。
燕下翻池草,乌惊傍井桐。
无憀照湘水,丹色映秋风。
夕阳的余辉洒在扇子上,照耀着桂树丛。
霞光在晴空中如锦缎般散开,雨气在傍晚时分形成彩虹。
燕子从空中俯冲,翻动着池塘边的草,乌鸦在井边的梧桐树旁惊飞。
无怨无悔地照耀着湘水,红色的光辉映照着秋风。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以散文和诗词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欧阳修在政治上积极参与改革,提倡“明道”的治国思想,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夕照》创作于欧阳修晚年的某个秋天,灵感或许源自于他在乡间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的观察。此时社会背景相对稳定,诗人心境悠然,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内心的感慨与情怀。
《夕照》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中所展现的夕阳和秋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通过细腻的笔触,欧阳修将夕阳的余辉、霞光、雨气、燕子、乌鸦等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
首联“夕照留歌扇,余辉上桂丛”,以扇子和桂丛引入,象征着秋天的宁静与美丽,余辉则为这幅画增添了温暖的色调。次联“霞光晴散锦,雨气晚成虹”,通过对光与雨的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变化与生机。
后两联“燕下翻池草,乌惊傍井桐”描绘了生动的自然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而最后一句“无憀照湘水,丹色映秋风”,则是情感的升华,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不悔与对美好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而富有变化,意象交织,情感真挚,展现了欧阳修深厚的艺术功底。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秋天宁静美好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无怨无悔的态度。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传递出一种淡然与从容的人生态度。
诗中“夕照留歌扇”意在表达什么?
A. 夕阳的余辉
B. 诗人的心情
C. 自然的美丽
“霞光晴散锦”中的“锦”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景象
B. 颜色
C. 一种织物
诗中描写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