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7:19
佳丽尽时年,合瞑不成眠。
银龙衔烛烬,金凤起炉烟。
吹篪先弄曲,调筝更撮弦。
歌还团扇后,舞出妓行前。
绝代终难及,谁复数神仙。
在这美丽的年华里,佳丽们已尽,我辗转难眠。
银龙似的火焰衔着烛光的余烬,金凤一样的烟雾从炉中升起。
先由吹篪奏出乐曲,接着调弦的筝声更加动人。
歌声在团扇中回荡,舞姿从妓女的行列中显现。
那绝代佳人的风采终究难以匹敌,谁还能与神仙相提并论?
此诗通过描绘妓女的美丽与才艺,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风气,尤其是对妓女艺术的欣赏与赞美。诗中提到的“银龙”、“金凤”象征着奢华的生活,表明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绝代佳人的形象,既是对现实的赞美,也是对美的追求与渴望。
萧放,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善于描绘人情世态和风景名胜。
该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的一个冬夜,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妓女的才艺与美丽,带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冬夜咏妓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悠扬的旋律,展现了妓女的才华与美丽,反映出诗人对美的执着追求。诗的前两句通过“佳丽尽时年”抒发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妓女的生活境遇。接下来的“银龙衔烛烬,金凤起炉烟”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夜晚的温馨与奢华,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梦境。
中间部分的“吹篪先弄曲,调筝更撮弦”展示了妓女们在夜晚的音乐表演,既体现了她们的才艺,也隐含了她们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诗的最后两句“绝代终难及,谁复数神仙”则表达了对绝世佳人的崇敬与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美丽与才华的短暂与无常,令人唏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妓女生活的独特理解,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伤。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妓女的生活与才华,表现了对美的向往和对无常人生的感慨,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社会的风貌与人情。
诗中的“佳丽”指的是:
A. 美丽的女子
B. 老年妇女
C. 男子
答案:A
“银龙衔烛烬”中的“银龙”比喻的是:
A. 一种动物
B. 火焰
C. 烛台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神仙”用来形容:
A. 绝世佳人
B. 普通人
C. 老人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