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6:21
细草诗
作者: 萧绎 〔南北朝〕
依阶疑绿藓,傍渚若青苔。
漫生虽欲遍,人迹会应开。
这首诗描绘了细草生长的情景:在阶梯旁,草色让人怀疑是青苔,水边的草丛似乎也是青苔。虽然草丛生长得想要遍布,但人们的足迹却终会出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涉及到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的观照和人迹的思考。
作者介绍:
萧绎,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出身于士族,生活在动乱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细草诗》作于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内心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纷扰的逃避。
《细草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捕捉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诗中通过“依阶疑绿藓”与“傍渚若青苔”两句,描绘了草木的生长状态,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作者通过对细草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微妙的生存哲学:自然虽生生不息,但人类的活动终将影响这一切。诗的最后一句“人迹会应开”,则暗示了人类在自然中留下的痕迹,既是对自然的干预,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体现。
整首诗在平淡中带出了一种深邃的思考,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自然如何生长,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是不可避免的。诗人用细草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无穷,而人迹则是对这种生命的一种干预和改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自然的生机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依阶疑绿藓”指的是哪个地方的草?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细草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均描绘了草的生长状态,但前者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后者则更强调离别的情感。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
以上是对《细草诗》的详细解析与理解,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