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7:18
偷声木兰花 病
作者: 黄绮
夕阳无顾西山去。
剩下萧疏草木语。
自惜冬余。
茅屋衾中痕病读书。
咳声格格如奇鸟。
鼻塞两间嫌气少。
鲍臭兰香。
口吸都能润热肠。
夕阳毫不留恋地向西山落去,
只剩下稀疏的草木在轻声细语。
可惜冬天的余寒,
我在茅屋的被窝里静静读书。
咳嗽声如同奇鸟的鸣叫。
鼻子堵塞,两间房子里的空气都嫌不足。
鲍鱼的臭味与兰花的香气交织。
嘴里吸入的气息,竟能温暖我的肠胃。
本诗并未涉及太多典故,但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生活细节,展示了作者生病时的孤独和脆弱感。诗中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作者介绍:黄绮,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她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生活体验,并对自然有着敏锐的观察力。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黄绮生病期间,表达了她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诗人更容易感受到孤独和自然的细微变化,进而引发思考。
《偷声木兰花 病》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在生病时的孤独与脆弱。诗的开头,夕阳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在与时间抗争。在生病的状态下,诗人更为敏感,萧疏的草木似乎在诉说着她内心的孤寂。茅屋的环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朴素和无奈,诗人在病痛的折磨下,选择了静静地阅读,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
咳嗽声如同奇鸟鸣叫,这种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即使在病痛中也不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鼻塞与空气不足的描写,进一步加重了孤独的情感。最后,鲍臭与兰香的对比,不仅反映了环境的复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美与丑的思考。
整首诗在表现病痛的同时,内含对生命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病痛中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体现了孤独、脆弱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夕阳无顾”指的是什么?
A. 夕阳留恋
B. 夕阳西下
C. 夕阳升起
答案: B
诗人通过咳声的比喻表达了什么?
A. 病痛的无奈
B. 孤独的感受
C. 对生活的热爱
答案: A
“鲍臭兰香”的对比意味着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环境的复杂
C. 诗人的脆弱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黄绮的《偷声木兰花 病》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在描绘孤独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身体的脆弱与自然的细腻,而后者则表现了对生活的豪放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