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4:12
崖山云寒海舟覆,
六载孤臣老燕狱。
东风杜宇三月三,
五云望断春芜绿。
墨花煌煌五十六,
写出江南愁万斛。
当时下笔眼如虎,
日落天低鬼神哭。
扬帆昔走仪真船,
手持鳌柱擎南天。
间关岭海血洒檄,
回首家国随飞烟。
六宫粉黛黄埃里,
汉火无烟吹不起。
全躯肯效褚渊生,
嚼舌甘为杲卿死。
蓟门碧草春悽悽,
为官不换西山薇。
哀吟一曲肝肠裂,
劲气万丈蛟龙飞。
当年恨杀葛岭贼,
恨不刳心饮其血。
堂堂忠义行宇宙,
白日青天照遗墨。
再拜酬公金屈卮,有酒不读兰亭诗。
崖山上云雾弥漫,海上的船只沉没,
孤独的臣子在燕狱里已经六年,年纪渐长。
三月三日东风呼啸,杜鹃在鸣叫,
我望着五云,春天的绿草已遥不可及。
墨花灿烂五十六,
写出了江南的万般愁苦。
当时我下笔如同猛虎,
日落时分,鬼神都在哭泣。
我曾扬帆驶过仪真,
手中高举着鳌柱,支撑着南天。
在间关岭海,我的血洒下檄文,
回首故乡,只有飞烟随风而去。
六宫的粉黛在黄沙中,
汉朝的火焰无法再燃。
我愿意全心全意效仿褚渊,
甘愿为杲卿而死。
蓟门的碧草春光黯淡,
我宁愿做官也不换西山的薇。
我悲吟一曲,心肝裂痛,
气势如龙,飞腾万丈。
当年我恨杀葛岭的贼,
恨不能用心血来饮他们的血。
忠义之心行遍宇宙,
白日青天照亮了我的遗墨。
再拜酬公,金屈卮,
有酒却不读兰亭的诗。
吴师尹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深刻的历史感著称。其作品常常抒发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展现出强烈的忠诚与责任感。
《宋丞相信国公上巳诗》作于国家动荡、个人遭贬之际,诗人以自己的遭遇为背景,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忠义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以忧伤和愤懑的情感为主线,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崖山的悲惨景象,表现出对国家破亡的深切痛苦。开篇的“崖山云寒海舟覆”,便设置了悲凉的基调,令人联想到战乱与死亡。接着,诗人通过回忆自己六年来的孤独与痛苦,进一步加深了内心的愁苦。
“东风杜宇三月三,五云望断春芜绿”描述了春天的美好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却又无奈的心情。接下来的“墨花煌煌五十六”,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豪与对江南故土的深深怀念。
诗中提到的“全躯肯效褚渊生,嚼舌甘为杲卿死”,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忠义的坚定信仰,愿意为国家献身的决心。最后,结尾处更是通过“再拜酬公金屈卮,有酒不读兰亭诗”,表达了对文人交流的蔑视,强调了在国家危亡之际,诗人的忠诚与义气更为重要。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深入,既有对故国的思念,也有对忠义的执着,展示了诗人壮志未酬的豪情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破败的回忆与对忠义的强调,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对忠诚的执着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情感深沉而豪迈,展示了中华文化中忠贞不屈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崖山”是指什么?
诗人愿意为哪位忠臣效法?
诗人对葛岭贼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