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辋川》

时间: 2025-05-07 08:45:14

诗句

画图风景是,亭榭岁年非。

秋色半黄落,人烟深翠微。

暗溪鱼得计,杳霭鸟忘机。

触物增惆怅,吾庐早晚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5:14

原文展示:

辋川
作者:路铎〔金朝〕

画图风景是,亭榭岁年非。
秋色半黄落,人烟深翠微。
暗溪鱼得计,杳霭鸟忘机。
触物增惆怅,吾庐早晚归。

白话文翻译:

这幅画描绘的风景在这里是最为美丽的,但亭阁的光景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改变。秋天的颜色已经开始变黄,落叶纷飞,远处人烟稀少,隐匿在青翠的山林中。暗流中的鱼儿似乎都已经得到了机会,而在雾霭中飞翔的鸟儿也忘却了它们的机警。与物相触,心中倍添惆怅,我的家园终究还是要早晚归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辋川:指的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可能是指诗人所居住的地方。
  • 亭榭:指亭子和楼阁,这里引申为人造的景观。
  • 岁年非:岁月不再,年华已逝,表达时光流逝的无奈。
  • 秋色:指秋天的颜色,通常与凋零、萧瑟相关。
  • 人烟:指人群,通常用来形容有人的地方。
  • 深翠微:形容山林深处的青翠景色,寓意幽静。
  • 暗溪:指静谧的溪流。
  • 得计:指鱼儿得到机会,暗示着自然的法则。
  • 杳霭:指雾气弥漫的样子,形容远处的朦胧。
  • 触物增惆怅:指接触到自然的事物时,心中更加感到惆怅。
  • 吾庐:指自己的家,体现归属感。

典故解析:

  •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展示了隐逸和归乡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路铎,金朝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他的诗歌风格多隐逸,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晚年,环境的变化和内心的惆怅交织在一起,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属的渴望。

诗歌鉴赏:

《辋川》是一首典雅的山水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归乡的思念。开篇的“画图风景是”便引入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然而随后的“亭榭岁年非”则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给人一种不禁感叹的情绪。随着秋色的逐渐显现,诗人通过“秋色半黄落”的描写,传达了季节更迭的无情与自然的萧瑟。接下来的“人烟深翠微”则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宁静的、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令人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暗溪鱼得计”和“杳霭鸟忘机”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中生物的悠然自得,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向往。最后,诗人以“触物增惆怅,吾庐早晚归”结束,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与归属感,以及在自然和生活中所产生的惆怅情绪。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图风景是,亭榭岁年非。
    诗人首先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但随即引入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秋色半黄落,人烟深翠微。
    描述秋天的色彩变化和人迹稀少的幽静环境,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暗溪鱼得计,杳霭鸟忘机。
    通过对鱼和鸟的描写,展示自然界生物的自在与无忧,反衬出诗人的惆怅。

  • 触物增惆怅,吾庐早晚归。
    诗人感受到与自然物相接触后产生的惆怅,及对归家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画图风景”与“亭榭”形成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自然与人造景观的差异。
  • 对仗:如“暗溪鱼得计,杳霭鸟忘机”形成了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秋色”、“人烟”、“暗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归属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着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暗溪:代表着宁静的自然环境,寓意着生命的流动。
  • 亭榭:象征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亭榭”指的是:
    A. 自然景观
    B. 人造景观
    C. 动物栖息地
    D. 诗人的家

  2. “秋色半黄落”中的“黄”主要代表:
    A. 春天的色彩
    B. 夏天的繁茂
    C. 秋天的凋零
    D. 冬天的寒冷

  3. 诗人对自然的感受是:
    A. 高兴
    B. 忧伤
    C. 无所谓
    D. 愤怒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路铎的《辋川》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路铎更注重时间流逝带来的情感变化,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
  • 《诗经与汉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葛谦问 送葛谦问 思归 思归 水栀 水阁偶成二首 水阁偶成二首 书怀 书怀 十月十六日发南昌下半月过建康便风顺流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青字旁的字 四大部洲 通宵彻旦 申祝 女字旁的字 楼屋 狗头鼠脑 頁字旁的字 唇结尾的成语 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始终一贯 同声共气 屈轶 驾鸿 母字旁的字 散灰扃户 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