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满江红·眼底交游》

时间: 2025-04-27 12:33:42

诗句

眼底交游,十载被、江湖相隔。

尝记得、道庵人静,纵谈朝夕。

纸上云烟随散落,毫端风雨何休息。

甚这回相见便苍颜,都非昔。

中年别,真堪惜。

生辰会,谁曾必。

看西风摇动,可人词笔。

天上桂华香近也,此杯再要和君吸。

恨抗尘走俗太忙生,无间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3:42

满江红·眼底交游

原文展示:

眼底交游,十载被江湖相隔。
尝记得道庵人静,纵谈朝夕。
纸上云烟随散落,毫端风雨何休息。
甚这回相见便苍颜,都非昔。
中年别,真堪惜。
生辰会,谁曾必。
看西风摇动,可人词笔。
天上桂华香近也,此杯再要和君吸。
恨抗尘走俗太忙生,无间日。

白话文翻译:

在眼中交游的日子,已经有十年被江湖隔开。
我时常想起那道庵清静的日子,纵情谈论朝夕。
纸上的云烟随风散落,笔尖的风雨不停歇。
这次重逢,面容已苍老,皆非昔日的模样。
中年时分别,真是令人惋惜。
生辰的聚会,谁又能必然出席呢?
看西风摇动,何必再作词笔?
天上的桂花香气已近,这杯酒还要和你同饮。
恨自己在尘世中奔波忙碌,日日无暇停歇。

注释:

  • 道庵:指道教的庙宇,诗中代指一种清静的环境。
  • 云烟:比喻幻影或无常的事物。
  • 毫端:指毛笔的笔尖。
  • 苍颜:面容苍老。

典故解析:

  • 桂华香:象征着团圆和美好,桂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表示美好的事物,尤其是在中秋节时。
  • 江湖:传统上是指游侠、道士等人活动的地方,象征着自由与漂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之翰,元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人情世态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与友人久别重逢之际,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眼底交游》通过对久别重逢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十载被江湖相隔”一句,开篇即道出了时光变迁的无奈与隔阂;而“纵谈朝夕”则展现出曾经的亲密无间。接下来的“纸上云烟随散落,毫端风雨何休息”则隐喻了世事变幻,友情虽在却难以长久维系。

在“中年别,真堪惜”一段中,诗人对往日的哀叹更显沉重。再到“看西风摇动,可人词笔”,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映射出人事的无常。最后,诗人在“恨抗尘走俗太忙生,无间日”中表达了对世俗忙碌的无奈,显得更加深入人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张之翰作为元代诗人的独特视角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眼底交游:目睹友谊的经历,表达对交情的珍惜。
    • 十载被江湖相隔:时光流逝,友人分隔已久。
    • 尝记得道庵人静:对往昔宁静时光的追忆。
    • 纸上云烟随散落:友情如梦幻般不再,感叹时光的流逝。
    • 毫端风雨何休息:指创作的艰辛与沉重,暗含对友谊的思考。
    • 甚这回相见便苍颜:重逢时的苍老感慨,突显时间的无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烟”喻无常。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
  • 主题思想:诗中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江湖:象征自由与漂泊。
  • 桂花:象征团圆与美好。
  • 风雨:象征人生的艰辛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道庵”指的是: A. 学校
    B. 道教庙宇
    C. 酒馆

  2. 诗人对重逢的情感是: A. 高兴
    B. 悲伤
    C. 忧虑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张之翰的《满江红》相较,前者更加细腻,后者更显豪放,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情感的深切体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过苏州 其五 感怀 冬至 有感(七首) 旅兴(四十首) 癸巳正月在杭州作四首 其四 送葛元哲归江西 铜爵台 何当行 满庭芳  清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眉峰 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横坂 食字旁的字 履霜坚冰 草字头的字 兵老将骄 忽忽不乐 瞠目伸舌 见于 暮更 弋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包含岭的成语 龜字旁的字 高鬟 包含醮的词语有哪些 神佛不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